中山大学“乡村青少年美育支持计划”获显著成效

发布人:李熠菲

中山大学乡村青少年美育支持计划项目团队以德育与美育的融合发展为主线,通过“线上资源+线下实践”的建设路径,持续推动乡村美育建设,以艺术之美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山大学秉持着“播下美的种子,让艺术在希望的田野上遍地生发”的宗旨,在四川大凉山、广东连州、汕头澄海区、汕头南澳岛、珠海淇澳岛、西藏林芝、云南澄江等地建设了高质量的青少年美育实践平台,推动美育进乡村、文化进乡村。

 

2023年6月12日至15日,中山大学师生团队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前往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与当地青少年一起录制了《音乐公开课》。同年暑假,项目团队邀请澄海中学师生走进中山大学校园,并前往广东美术馆、广东科学中心等地,开展学术访谈、美育实践、就业实习与合作实践等活动。

 

 

此外,项目团队还致力于线上美育资源的供给和传播,开设了专门用于开展“青少年美育支持”的新媒体平台及视频号——“雅艺在线”,为乡村青少年美育工作提供艺术资源和参与平台。

 

 

自2023年初视频号开播以来,已发布美育活动视频235个,累计播放量超过153万。此外,项目团队与广东人民出版社合作编写了美育活动有声书《雅艺在线》,将艺术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实现了美育活动观赏和体悟的线上线下贯通。

 

中山大学“艺路振兴”团队深入汕尾市海丰县、茂名市等地,开展乡村美育教育专题调研工作,聚焦美育资源挖掘与共享、师资吸纳与建设以及教育模式创新等核心议题。团队挖掘乡村教育特色,寻找非遗与教育融合的新机遇,并通过访谈深度了解学生对美育课程的需求,与当地政府和人民一同探索乡村美育教育发展路径。

 

中山大学“艺路振兴”团队还提出了“红色文化+美育教育”融合模式,推动非遗艺术进课堂、设立青少年美育大赛。同时引入社会公益力量,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破解美育教育资源挖掘不充分、使用不到位等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美育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性方案。

 

 “乡村青少年美育支持计划”获评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共青团广东省委宣传部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等,育人成效显著,获得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等媒体的支持和报道。

 

 

中山大学“乡村青少年美育支持计划”将探索更多创新路径,继续推动乡村美育建设,惠及更多乡村青少年,为乡村美育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李紫怡、严冠祺、郑悦琳、徐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