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团代会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委
基本情况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委共下设38个团支部,共有团员1840人。当前,设书记一名,副书记四名,委员六名,由来自临床、护理、行政等青年职工组成,覆盖院本部、南院区。医院团委始终坚持将服务医院中心工作与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两者有机结合,通过青年思想引领、青年人才培养、志愿服务工作、青年文明号、青年文化品牌创设等方面积极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提升团干、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支持度,持续推动医院青年团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亮点事迹
组建战“疫”青年突击队,贡献战疫青春力量
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爆发之际,医院团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动员广大青年团员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同时,迅速组建“武汉战疫”团员青年突击队,作为广东省第一批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以及国家支援湖北医疗队一员,逆行最前线。“武汉战疫”团员青年突击队被人民日报、央视网、广东电视台等报道近30次。在武汉一线战疫工作中,医院共派出35岁以下青年113名,其中23人在火线提交入党申请书。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武汉战疫”团员青年突击队
前方有你,后方有我。成立互联网医院志愿服务“战疫”突击队,以志愿服务形式开展互联网医院免费义诊咨询,“网上”守护广大人民群众。互联网医院志愿服务“战疫”突击队自2020年1月28日开通后,为近3000位患者免费诊疗,回答问题超过5000个。
第三支突击队由急诊科青年文明号“战疫”突击队66名“80后”“90后”青年医护人员组成,他们坚守在医院战疫第一线,参与医院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任务,冲锋在前,无所畏惧。
“四个一”助力规范基层团建工作
一是利用“智慧团建”这一个网络平台,摸底团员,理顺关系,做好团组织转接工作。“智慧团建”是团中央的“命脉工程”,医院高度重视,在建设之初,三天内医院进驻登记团员超过一千名,受到学校党委余敏斌副书记和校团委的高度肯定。
二是制定一本《团支部工作基本信息记录本》,内含团的基础知识、相关制度、医院团委委员联系团支部工作安排、团干职责以及团支部历次活动的记录,有助于指导、规范基层团建工作,促进团干进行团务工作。
三是制定一项《团委委员联系团支部》工作制度,将38个团支部分成11个组,由11名团委分别联系团支部,加强平时与团支部的联系和工作指导。此项工作在后期各种团活动的通知联络、督促工作完成等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四是配置一套团建经费,提高团员干部认同感与归属感;医院党委大力支持各团支部开展团日活动,配置活动经费。
搭建平台,促发展活力,为青年搭台唱戏
医院团委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在以旗帜引领大家,推动医院改革发展,树立逸仙青年时代新风的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自2018年初经过医院评比,从17个申报集体中,评选出6个院级文明号,分别给予授牌。经省卫健委团委评选,目前医院有3个号成功创建省级青年文明号(已公示)。2020年6月,医院团委荣获广东省卫健委“青年文明号优秀组织奖”。

泌尿外科党支部前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
借助团省委“粤团聚”平台,联合多家单位举行具有西关特色的单身联谊活动,为医院优秀的单身青年搭建联谊平台。在医院春晚、逸仙新春快闪活动上的节目演出展现团员风采,本次活动在中山大学团委、团省委广东青年之声微信平台以及《广州日报》广州参考发布报道,引起广泛好评。
同时组织“青年展风采,筑梦新时代”为主题的逸仙青年骨干交流学习活动、团委主题汇报暨表彰大会。开展“我为医院添光彩”文化墙(文化角)评比活动,助力打造优美就医环境,宣传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

我为医院添光彩”文化墙评比活动部分作品
真抓实干,获得殊荣
在医院党委及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医院团委在青年思想引领、团组织建设、青年人才培养、青年文化品牌创设等方面积极创新思路、整合资源。
其中,急诊一团支部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莫思晴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武汉战疫”团员青年突击队荣获“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奖,唐恬恬、李青、邹子俊荣获“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个人奖;医院团委荣获2019-2020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白玛取次等16名团员荣获2019-2020年度“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李青等10名团干荣获2019-2020年度“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医院团委广东省卫健委“青年文明号优秀组织奖”“2018-2019年中山大学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