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团代会 | 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团委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委员会(以下简称数据学院团委)成立于2015年9月,下设团支部64个,共有团员2575名(截止2019年8月29日)。委员会设委员7名,其中专职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2名,学生兼职副书记1名。数据学院团委共设组织部、实践部、秘书处、生活部、宣传部、公关部6个部门。
数据学院团委自成立以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共青团改革,以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为导向,通过建章立制、优化组织架构、开展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等工作,全面加强青年团员思想教育,促进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青年学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01 制度先行,推进组织建设规范化
为进一步落实从严治团,夯实基层团建,数据学院团委全面梳理各项工作规章制度,修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共青团评优细则》,编辑《团支部工作手册》,完善工作规范和制度,以制度建设推进数据学院团委及团支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促进工作有流程、有规范、有节点,以评促优,推进优秀个人及集体培育。
重视团学干部素质提升,每年至少举办2次团支部工作会议进行支部委员工作培训,深入学习共青团改革相关文件、发展团员流程及智慧团建使用规范等,夯实基层团组织建设。
02 建设平台,全面加强思想引领
打造第二课堂思政品牌,提升学生政治理论修养。集中优势资源建设“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青马学堂”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依托学院“博学论坛”,围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学习。同时,从经济学、哲学、科技等不同领域拓展团员青年的视野。每年参与学习人次逾2000人,实现学生入党100%经群团推优、100%经集中教育培训。
加强组织生活及主题团日活动指导,提升实践育人效果。每月下发支部理论学习要点,制订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推进方案,加强团员政治理论学习。鼓励支部以志愿服务类为主开展主题团日。每学年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各支部开展志愿实践类团日活动逾50次,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次,志愿服务内容涉及计算机专业知识走进中小学、义卖、募捐、垃圾分类调研宣传、关注弱势群体等。
03 立足专业,全面促进科技实践
建立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学生志愿服务队,紧密结合专业技能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下设专业科普、辅助教学、科技实践(即“三下乡”)三个团队至今已开展服务活动逾5000小时,服务人次逾万人。志愿服务队为各类对学院超算中心感兴趣的师生和社会人士提供了精彩的导览讲解,也在清远连州和连南等多地开展扶贫工作。截至目前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已有2425位注册志愿者,已发布了119个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0216小时。

科普志愿者讲解超算中心建设工作

科技实践团队于2019年8月赴连南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和调研工作
完善科技竞赛管理,配备专业教师加强对学生竞赛团队的管理和指导,增进高水平竞赛成果提升。近5年各类科技竞赛获奖人数平均每年均逾千人次,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等多项国际知名赛事获奖实现突破。
依托学术类社团,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的建设。指导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学生学术发展中心继续举办“软件创意设计大赛”“软件创新开发大赛”和“互联网展”三大品牌活动,协助组织学生参与各项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将第一课堂知识用于实践,以赛促学,以评兴学。2015年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学生团队获全国大学生创青春创业比赛全国金奖及银奖,2020年学院学生团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
04 加强学生组织建设管理,打造品牌活动
数据学院团委根据学校关于学生会改革的有关要求,进一步精简学院学生会及研究生会的部门及人员设置,注重培养政治素养高、责任心强、成绩优秀、组织能力突出的干部队伍。同时,进一步打造品牌活动,包括保研(考研)经验分享会、国奖分享会、百川交汇学术系列讲座、宿舍文化俱乐部、飞扬C调、篮球赛等加强学生学业辅导和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自2015年成立以来,数据学院团委扎实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和团员思想引领工作,所辖支部2015级移动信息工程0910班团支部于2017年秋季学期开展的高校“活力团支部”创建遴选活动中,获得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称号,于2018年5月获评2017-2018年度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2018级硕士研究生胡南获评2019-2020年度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9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共计2名营员获评全国优秀志愿者,1人获评广东省优秀组织者,机器人体验课获评特色营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