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中山大学第一届“青马杯”征文比赛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校区同学:
大家好!
5月初,校团委和求进报社启动2012年中山大学第一届“青马杯”征文比赛“本次大赛收到200余篇稿件,经过中文系老师和求进报社编辑专业评审,现拟对《谁是青年?》等30个参赛作品进行奖励。
本次大赛设置一等奖二名(获奖证书+200元购书券)、二等奖:五名(获奖证书+150元购书券)、三等奖:十名(获奖证书+100元购书券)、优秀奖:十五名(获奖证书),其中挑出部分优秀作品选登在求进报社正刊上。获奖同学还可优先加入第四期青马班。购书券兑现方式是同学们在购买完图书后,开具发票,内容为“图书资料费”,发票的付款方名称为“中山大学”,经手人“青马杯+获奖类别+姓名”(如:青马杯一等奖获得者赵洲洋),发票统一交到南校区团工委,地址南校区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308。
各位获奖同学,请到南校区团委办公室(熊德龙308)领取自己的获奖证书。具体名单公布如下:
姓名 |
院系 |
作品 |
一等奖(2) |
||
赵洲洋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 |
谁是青年? |
曾庆邹 |
岭南学院 |
读马恩的《共产党宣言》和谈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
二等奖(5) |
||
洪薇 |
资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 |
思想自由与讨论自由——研读〈论自由〉 |
许昕 |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物理学 |
关于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
梁玉群 |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微电子系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感悟 |
李欣蔚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中大青年应如是 |
徐俏云 |
传播与设计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 |
一个世纪后新青年的反思 ——读陈独秀《敬告青年》有感 |
三等奖(10) |
||
邓海静 |
法医 |
繁花似锦,不敌秋风一宿 ——自【约瑟夫.泰恩特】《复杂社会的崩溃》说起 |
池健儿 |
中文系 |
伟大、修正与遮蔽——从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浅谈对《共产党宣言》的几点反思 |
邹学彬 |
中山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系 |
战火中涅槃的青春——纪念《青年近卫军》 |
麦志伟 |
光华口腔医学院 |
迷失的文化情怀 |
张梦琪 |
资讯管理学院 |
读《敬告青年》有感 |
林泽曼 |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
变革时代的涕泣之词 ——读《敬告青年》有感 |
石义双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社会工作 |
舌尖上的青年 |
陈执桦 |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
由奶农倒奶所想到的——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 |
黄思韵 |
管理学院 |
没有如果——读《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有感 |
张钰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社会工作 |
《重燃力量》 |
优秀奖(15) |
||
杨斯媚 |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微电子 |
读《为自己的人》——看“追求第一名” |
徐夏清 |
管理学院 |
浅议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
王珏 |
中山医学院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在城市边缘行走 |
方簏 |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
青春沉思录 |
郑榕华 |
中文系 |
我们所该拥有的“我”——读《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后关于当代青年重塑个体精神的思考 |
陈潮金 |
中山医学院 |
坚持“中国模式”,解决社保问题 —读《中国震撼》有感 |
石越婕 |
哲学系 |
更好的社会和更好的人 |
郭晓晖 |
亚太研究院 |
论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
王哲 |
中山医学院 |
《青春的选择》 |
常永祥 |
资讯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
太阳升起的地方 |
郑榕华 |
中文系 |
“解放”之超越与嬗变——我从《论犹太人问题》中读到的马克思早期思想 |
沈杨宸 |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
文化工业遮蔽了什么?——读《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 |
方建彬 |
岭南学院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美国》 |
许昕 |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
略论马克思国家观的形成发展历程 |
孟祥昱 |
岭南学院 |
馬克思主義與宗教——读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上)(1919年9月)之思 |
对以上结果,如有异议,请联系
1.盛优优:tel:13580497926 QQ:464203053@qq.com
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中山大学求进报社
二○一二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