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与志愿服务国际化—翻译学院团委举办深圳大运会小语种志愿者培训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1-07-20
7月14日,翻译学院举办“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小语种志愿者培训,我校214名小语种志愿者聆听了翻译学院黄国文院长的“跨文化沟通与志愿服务国际化”的培训讲座。
据悉,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小语种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培训由中山大学等三所大学承担,在团省委、学校团委的支持下,我校翻译学院共有214名学生成功入选大运会小语种志愿者,占大运会小语种志愿者总数的半壁江山。翻译学院对于此次团省委、大运会组委会交予的小语种志愿服务的任务高度重视,2011年6月顺利完成了招募、选拔工作,7月份开展了一系列语言和通用培训。
本次培训讲座邀请翻译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就“跨文化沟通与志愿服务国际化”这一视角来诠释语言沟通对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性。黄国文院长认为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文化相互碰撞,青年们需要学会与国际友人的交流与沟通;特别在深圳大运会这种国际化的交流平台中,志愿服务的水平与跨文化沟通的技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黄国文教授还从副语言、情景与场合等方面来阐述了跨文化沟通是如何有效实现的,这对小语种志愿者提供高质有效的语言服务启发很大。
翻译学院针对小语种志愿者开展的一系列培训,旨在保证我校语言精英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国际化交流平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提供高质量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志愿服务。同时,翻译学院按照国际化的办学思路也在积极创造并参与到一些国际交流平台之中,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