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131支突击队助力“百千万工程”(二)

发布人:刘骐瑞

2025年是广东“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重要节点。今年,中山大学共立项131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涵盖超过95%的培养单位,动员广大师生奔赴连州、高州和省内其他地区进行实践服务,在干中学、学中干,为“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贡献中大学子的青春力量。下面就请大家跟随团团的视角,一睹各突击队的实践风采吧!

 

一、中国语言文学系

 

“狮舞瑶岭”连州实践团实地考察连州文化馆和布袋木狮舞传承基地,寻访布袋木狮舞传承人,增强团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鼓振瑶乡”连州实践团通过实物观摩与文献研读,系统了解小长鼓舞的历史渊源、表演形态与传承现状,采访小长鼓舞的资深传承人,助力非物质文化创新发展。

 

二、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丰“遗”足食实践团长期持续扎根连州丰阳,助力丰阳牛肉干文化与产业振兴,依托学院“博雅项目”,探索非遗传承路径以及文旅结合策略;“驿”展红图实践团连续三年扎根丰阳镇梁家水村,重走秦汉古道,查阅地方志,发掘整合当地文化资源,通过座谈和访谈了解驿路文化,构建“红色+古驿道+文旅”新模式。

 

三、马克思主义学院

 

有“陂”而来实践团实地调研冯达飞纪念馆等地,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现状,为当地学生进行红色宣讲,开展红色文化系列活动;“星”兴向荣实践团实地调研潭岭天湖、星子社区等地,了解当地绿化方面的进展与成效,总结绿美乡村建设成果与经验,借助问卷与走访的形式,分析“网格化管理”举措。

 

四、艺术学院

 

“艺术乡见”实践团在连州市文化馆等地举办4场音乐会,采访“小长鼓舞”非遗传承人,走进连州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7场美育课堂,促进“育人”与“育己”同步提升。

 

五、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连”乡“硒”裕实践团实地调研保安镇、鹰嘴桃果园等地,为“富硒+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联动华南农业大学团队在君怡水晶梨果园助农直播,拓宽销售渠道。

 

六、理学院

 

圩购数字经济实践团聚焦于“不打烊的圩市”(3.0版本),开发小程序,共塑农文旅品牌IP,与连州当地企业结对合作,共同探讨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数智医疗实践团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采集,整合当地鼻咽癌诊疗情况资料,联合当地村委会、乡镇医院,通过病例故事、症状模拟演示等方式,科普“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防癌理念。

 

七、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规划先行”实践团深入大富头和柯木湾村,开展典型村庄规划,打造“和美茶亭”簸箕画、“丰收感恩墙”“丰阳趁圩”互动LOGO和“同行·奔富”主题墙绘,提升了村庄人居环境和整体风貌,打造农旅融合发展新机遇。

 

八、材料学院

 

“服务双碳,筑梦成‘材’”实践队推进校地企合作,联合深圳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光伏+储能”零碳微电网模式,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训练营,增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联合六个院系举办“四色丰阳振兴梦,青春赋能连未来”乡村振兴文艺汇演,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九、先进能源学院

 

“桔炭共生,‘碳’索连州”实践团走进丰阳镇中心学校,开设新能源科普课,采集沙糖桔废弃生物质样本,开发生物质热转化及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实现废弃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助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十、大气科学学院

 

“风云古韵”实践团实地调研新立江西冲梯田,设计气候适应性游览路线,打造梯田主题气象名片,助力梯田文旅提升;开展气象防灾减灾为农服务座谈,向居民开展防灾减灾与“双碳”知识科普,举办气象知识科普与红色文化宣讲,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十一、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信心相“连”实践团在连州开展“走进集成电路”科普讲座,围绕电子信息核心领域,解析集成电路定义原理、光刻技术等关键技术;围绕科技文化节,举办废品回收利用大赛、水火箭比赛、电焊体验活动及AI绘画大赛,帮助当地学生感受科技魅力。

 

十二、药学院

玉竹产业调研实践团赴星子镇玉竹种植基地与加工企业了解产业现状,挖掘发展潜力;调研光伏生态农场,探索“光伏+玉竹”绿色发展模式;举办安全用药游园会,制作玉竹宣传视频,助力玉竹产业发展。

 

十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心长存”科技助农实践团与当地农业企业及种植户代表座谈,调研了解量子休眠保鲜膜使用效果等问题;实地走访渔晟农业科技园等地,了解当地农产品特点及保鲜需求;开设直播间,介绍团队量子休眠保鲜原理及产品,宣传推广丝苗米等当地特色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