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省赛金奖项目:移动党校——做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强党建大脑
8月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决赛圆满落幕。自今年6月以来,广东省共有来自214所学校的15.7万个项目报名参赛,参赛学生超67.49万人次。我校项目《移动党校——做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强党建大脑》从众多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夺得广东省赛决赛金奖。
01
移动党校项目的创立历程
Q:有人说移动党校是“三年磨一剑”,你们是怎么想到要创立移动党校项目的呢?能否介绍一下项目的历程?
A:移动党校项目从2017年至今,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多次优化”的四大创业阶段。创始人王旭曾于2016年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梦想家他与其他29名从全球选拔的梦想家一起,从“光明顶”作战指挥中心到天猫、支付宝、钉钉等各个事业群,跟随各项目的创始人、核心团队学习和钻研,他的脑海中充斥着各种科技的火花和奇思妙想。
“城市大脑”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也在那个时候,科技的种子在他心里扎根。随后,2017年,王旭担任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科技界别委员,他深深记住了第一次参会讨论的问题:科技界别,如何为党和人民服务?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做一名“行者”,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同一群敢想敢做、来自不同学科的青年一起,我们从广深的各个厅局和党群服务中心,到云南广西等地的老少边穷地区和祖国边疆,我们谦虚地向每一个遇到的老乡或者党员寻找真实的“痛点”和“答案”。 通过遍布4省的100余个各类型的党支部调研,团队掌握了大量基层党建数据和痛点,发现了基层党建存在党务工作效率低、统计管理难、党建标准化难等问题。
团队参加了2018“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荣获广东省金奖。参赛期间,我们在中山大学科技园创立了名为“红船科技”的社会型企业,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智能信息可视化技术与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用交叉学科力量服务全国基层党员。
移动党校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NLP自然语言处理、增强现实AR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等多项技术,联合中央党校教授共同打造“一体两翼”移动党校系统:一体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最强”党建大脑、两翼是党建讲师和党建指导员,集党建、科技创新、大众红色教育、精准扶贫四位于一体。
2017年12月,我们的第一台原型机落地中山大学。2018年9月,第一台移动党校落地深圳并服务,并登上了《人民日报》;同月移动党校亮相深圳国际会展时,还受到了深圳市委的鼓励。
2018月10日,团队代表卜熙向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移动党校项目,并获得鼓励。2019年5月,团队负责人王旭向广东省委书记等省主要领导汇报了移动党校的研发经历。
目前,移动党校设备已无偿捐赠并服务全国15个贫困地区党员群众,并制作、发布了32期党建微课堂,成果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
团队重视社会责任,2020年3月份,在“移动党校”平台上,我们团队义务研发了一位可以帮助基层普及防疫知识和新闻快讯的“虚拟抗疫宣传员”,实现了零接触、不下班、自动服务、双向沟通,有效缓解了基层抗疫宣传工作人员的压力,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当。
此外,团队为我校附属医院义务开发适用于医务人员的“指导员”。我们团队通过视觉算法的构建,“指导员”能精准地辨认出医务人员的防护服穿戴是否正确,科学地引导他们穿脱防护服,提供洗手液消毒指导等辅助服务。
02
Q 团队是一群怎样的小伙伴呢
移动党校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产物,可以说说你们团队的构成,以及准备此次比赛中比较难忘的阶段吗?
A 移动党校项目团队成员是来自我校智能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政务学院、中文系(珠海)、护理学院等学院的优秀有志青年们。
自今年2月20日起,移动党校项目参赛团队便开始组织打磨修改项目计划书。团队保持平均每三天一次线上会议、每周一次新版本的工作频率,共修改完成了十余版项目计划书和路演材料,专注打磨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不同成员在团队中的角色也逐渐分化,优势互补。
我们虽然在“互联网+”广东省决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大家并没有松懈。就在这次访谈之前,团队也正在讨论全国总决赛PPT的修改事宜。
03
具有借鉴性的经验
Q: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参赛的想法,但一直没有迈出实践性的一步。移动党校的成功,背后一定有值得借鉴的经验,可以分享一下你们一路走来的宝贵经验,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吗?
A: 经验主要集中在以下这四个方面。
经验一:针对痛点,扎根基层
在确认创业的方向和思路之前,我们团队进行了遍布7省19市共100余次的调研(包括广东、云南、河南等地),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相关地区基层党建的状况。
经验二:学科融合,交叉创新
我们团队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员结构,汇聚交叉学科的尖端力量,并联合具有丰富学科背景的团队,发挥了团队成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心理学等领域的学科优势。
经验三: 创建社团,代代相承
创始人王旭在2018年创建“中山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研究会”,为我们的研究不断注入新鲜血脉。三年来,研究会汇聚许多位位马克思主义、公共管理、人工智能等各学科的有志青年,持续进行交叉学科研究。
经验四: 一核多元,广泛合作
我们团队积极与多地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有利于精准、快速、全面地实现研究和实践的结合。在不久前,我们还同“国家队”新华网签定了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移动党校”项目的研究和发展。在此,我们要特别感谢中山大学科技园的孵化、中山大学产业集团的支持,以及创业学院等各单位专家教授的付出与指导。
创始人王旭寄语
我们队伍都是有梦想的“造船人”,也是摇桨的水手。我们希望可以和更多的伙伴一起,载着新技术、新理念,以新时代思想为帆,以服务党和人民为道标,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