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日风采 | 社会与人类学院:“时代殷殷嘱托,少年砥砺前行”
为进一步加强社人院共青团建设,充分调动团员青年参加共青团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提高共青团活力,社人院举办了“活力在基层”——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主题团日大赛。12月10日下午3点30分,大赛在逸夫楼304隆重举行。学院党委副书记海珊老师、团委书记韩雪敏老师、团委副书记黎玉河老师和学生处辅导员董霞老师作为评委出席了本次活动。除了以上四位老师,担任评委的还有来自学院各团支部的同学代表、学生会主席团代表和兼职辅导员代表。


奏唱团歌
主题团日活动是充分表现各团支部创造力与凝聚力的最佳平台,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发展的最好机会。各支部形式多样,特点鲜明的主题团日活动不仅紧扣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更与社会学与人类学学科特点紧密联系,真正实现了把所学投入实践,以实践丰富知识的良性互动。
受疫情影响,许多支部选择在室内举行主题团日活动,但场地的限制并没有局限同学们的创造力。如20级社会学类三班团支部以“我和我的家乡”为主题,将同学们对于家乡的思恋与自豪融汇进一场虚拟的“火车旅行”中,将“全国各地一家亲,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团结精神融汇进同学们对家乡讲解中,不仅加深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更促进了中华民族精神深入人心。
19级人类学系团支部更是结合当下时代热点,排演抗疫主题舞台剧。在对抗疫英雄人物的生动演绎中,同学们愈发深入地体会到在当今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团结精神与奉献精神才是战胜新冠病毒的制胜法宝。

除了室内活动,也有部分支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展了部分室外活动,极大丰富了主题团日活动的形式。如20级社会学类二班团支部以在马丁堂前学唱团歌、参观校史馆、烈士陵园等室外活动开展主题教育。优良环境的熏陶与带动不仅提升了团日教育的趣味性与感染力,而且收获了同学们极大的肯定,活动成果斐然。19级社会学系团支部还将主题团日活动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知识教育两手抓,活动成果颇丰。不但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各支部代表的展示方式也各有特色。在基础的ppt和讲演之外,不少支部代表还选择以视频、音频等形式来展现各自主题团日活动的别样风采,使在场的评委和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亲身参与到活动中一般,对于各支部的团日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评委提问环节,莅临现场的各位老师与学生评委也针对各支部在展示过程中存在的模糊与遗漏内容提出了疑问,使在场的观众得以更加全面且详尽地了解到各支部的团日活动的具体情况与真实风貌,让后续的评委评分更加客观真实。

海珊书记总结比赛,宣布获奖结果
在所有参赛单位的展示结束后,海珊书记对整场比赛进行了总结。对于各支部今后活动的开展与总体的发展,她主要谈到以下三点:一、团日活动形式要更加丰富,受众要更加广泛,要吸引、团结更多青年参与到团的活动中来。二、要增添团的活力,让团日活动与学习紧密结合,使得青年向往团组织,社会赞扬团组织,团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三、要积极开展教育活动,提升青年的综合素质和团支部的战斗力,以个体素质的提升带动支部整体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现场工作工作人员的最终计分与统计后,海珊书记宣读了本次比赛的最终结果。

20级文博硕士团支部、19级社会学本科团支部、19级考古学本科团支部获得了优秀奖

19级人类学与民族学硕士团支部、20级社会学类1班团支部、20级社会学类2班团支部获得了三等奖

20级社会工作硕士团支部与19级人类学本科团支部获得了二等奖

最终一等奖的桂冠由19级社会学与人口学硕士团支部取得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看到了各支部青春活泼的靓丽风采,更看到了社人学子关怀人民,着眼社会的担当与气派。我们坚信,在走向社会后,社人学子更将不忘历史使命,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于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