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灯塔 | 我校学生社团学生骨干集体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2020年12月15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导下,中山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习会”)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郁文堂326教室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研读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姜帆副教授做研习导读,学习会、求进报社、国旗班等思想政治类学生社团学生骨干和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博士生党支部党员等60余名学生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二章和第十九章开展研读讨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陈有志、副书记晁炎参与研读。此次活动是学习会“研马信马,不负韶华”第二期经典研读活动,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活动的重要内容。

 

“”

 

在导读中,姜帆副教授围绕“何谓初心和使命”“何来初心和使命”“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三个方面展开研读讲解,要求当代青年对于党的初心使命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姜帆副教授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本质特征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两方面入手,阐释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并以此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指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自我革命”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最后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勉励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中山大学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博士生党支部书记罗晶分享学习体会中提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鼓励在座的同学多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思贯通,努力成为一名初心不忘,担当有为的青年党员。

 

“”

 

 

参与研读会的师生围绕“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永葆生机与活力”、“如何理解‘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等问题展开思考。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晁炎谈到,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不仅要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践行群众路线。与会师生一致认为要坚持人民立场,加强人民监督,同时要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伤,筑牢信仰之基。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同学们在思想的交锋中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理论储备。

 

“”“”“”

 

姜帆副教授在活动总结中肯定了同学们的理论修养和缜密的学术思维,鼓励青年学生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以开阔的国际视野来看待现实问题,学会用中国声音向外世界传递中国话语,展现中国风采

 

本次经典研读活动加深了思想政治类学生社团之间的学习交流。

 

“”

 

参加学生体会

龚义惠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从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到艰苦奋斗、星火燎原的井冈山精神;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古田精神到艰苦卓绝、一往无前的长征精神,从艰苦奋斗、理论联系实际的延安精神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西柏坡精神,这些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走进新时代,在疫情大考面前,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永远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因此,中国共产党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永葆生机和活力,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李甜

本次研读会加深了自身对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认知,再一次接受了理论的洗礼。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刮骨疗伤的革命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我不禁由党联想到个人,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上所说:“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正如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一般,国家和人民不仅要中国共产党永葆初心和使命,更需要我们当代青年学子坚守初心和使命,我们也同样应该有自我革命,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不应仅仅着眼于自身的利益,只想着守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而应该心系社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要知道路是走出来的,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要努力成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用行动证明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同样堪当大任。

 

黄绮珊

“红船精神”代代传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姜帆老师在研读会上对这一初心使命进行历史追溯,我从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正是在中华民族的苦痛挣扎的岁月中建立,而又在百舸争流的奋斗历史中被最终见证。“走的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令我记忆深刻,唯有初心不改,使命犹在,保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时刻对表对标,及时纠正错误,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意识警惕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葆生命力,而实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无疑也是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

 

彭翊华

研读会上不论是老师的讲述,学姐的发言还是同学们的讨论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渊源到“党管青年 接续奋斗”的现实关怀,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探讨到“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分析,这些环节都令我们对党如何永葆生机活力有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此外,大家立足于不同专业,以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值得我们在读经典、悟原理、析现实的过程中借鉴。研读探讨或许不在于找出标准答案,更重要的是思维广度的拓宽和思维深度的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