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第六医院:“青春在磨砺中更出彩”之战“疫”英雄说

发布人:谭湘谕 发布日期:2020-09-09

为展现青年医护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的精神风貌,引领青年党员甘于奉献、勇于拼搏、敢于担当、在为人民服务中砥砺初心使命,5月8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组织开展了以“青春在磨砺中更出彩”为主题的守真讲堂之“战‘疫’英雄说”活动,邀请杨春华、陈雷、毕诗敏、孙小玉、刘贺芳5位战“疫”英雄讲述60、70、80、90四个年代的青春奋斗故事,为广大青年医务人员传递榜样力量。

 

”“

 

“60后”青年榜样代表:杨春华教授

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春华教授,是一名在部队锤炼了22年的老兵,一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还是一位有着36年工龄的资深教授。他驻守过法卡山边防前线,参加过5.12抗震救灾,支援过江苏昆山爆炸的抢救工作,医疗援助西藏林芝人民医院一年,2019年下半年刚结束援藏回到广州。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出征武汉,担任援鄂医疗队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队队长。

他用一组数据给大家讲述了自己救助患者的经历,并分享道:“建立信心对病患救治非常重要,当患者感觉恐惧和绝望的时候,医生护士就要像亲人一样,给他们更多的关怀、信心和希望,这样很多病人就能够挺过来。”

 

 

“70后”青年榜样代表:陈雷医生

17年前,作为一名呼吸内科医生的陈雷被抽调参加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抗击“非典”的战斗,因表现突出,荣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标兵称号。17年后,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症医学科医生的他毅然冲锋在前,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参加患者救治。

陈雷医生说:“不同于‘非典’时期的‘年轻气盛’,这次抗疫正值我的‘当打之年’,青年担当的落脚点就在于平时踏踏实实的工作,在人民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无愧于组织的期待和信任。”

 

 

“80后”青年榜样代表:毕诗敏

毕诗敏分享了自己的战“疫”感受:“从寒冬到暖春,我们看到了2020年的初雪,欣赏过东湖的樱花,享受过武汉的暖阳,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复苏。这55天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也是很难得的一段经历,我们担心过,害怕过,但从未想过要放弃、逃脱。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不朽,无关年龄,我想在我最好的年华,用我最实际的行动,向组织告白。”

 

“90后”青年榜样代表:孙小玉

孙小玉说:“想起2003年的“非典”,那时候我们还小,被祖国被大人们保护的很好,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新冠肺炎肆虐之时,年轻的资本、专业的优势让我们相信,医务人员短缺的武汉更需要我们义无反顾的驰援,做好防护,保护自己,保护队友,救治患者,再困难再艰苦的时候咬咬牙忍一忍就过了,我们始终相信爱与希望比病毒传播得更快。17年前所有人保护我们,而现在,我们长大了,要换我们保护大家保护世界!”

 

”“

 

“90后”青年榜样代表:刘贺芳

刘贺芳是一名“95后”,他说:“当疫情爆发时,当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救死扶伤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疫情防控是一场看不见硝烟但却生死攸关的激烈战斗,‘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这次毕生难忘的经历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强大,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各行各业都以各自的方式支持保护我们,让我们在温暖中战斗。在援鄂的五十多天里,我见证了太多真挚的感情,也让我更加懂得了珍惜。患者的转危为安、一声声感谢,都让我非常自豪,觉得一切都值得。来之不易的抗“疫”胜利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回归岗位工作之后,我会继续磨砺我的专业技能,只要祖国一声召唤,我一定会再冲上去。”

 

 

最后,附属第六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冠宏同志作总结点评:“5位战‘疫’英雄和大家交流分享了60、70、80、90四个年代的青春故事,几位的分享让我十分感动,也很受鼓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虽然生在不同的时代,但大家都用一样的青春姿态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大家用行动展示力量,见证理想信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大家不畏艰难,守望相助,日夜奋战在战‘疫’前线,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五四精神,为新时代新青年树立了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大家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一员,要继续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