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量,一“马”当先 | 五四精神 传承有我
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让炽热青春和红色精神相融
他们参与寻访实践
将理想抱负在脚踏实地的征程中升华
中山大学第十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班”)和第24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以下简称“马研班”)的学子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他们努力弘扬“五四精神”,践行新时代青年使命,展现出了属于青年人的蓬勃力量。

青马班与马研班学员暑期实践合影
万成,男,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15级本科生,中山大学第十期青马工程班长。
作为中山大学校青马工程第十期的班长,我很荣幸地参与到组织建设活动中,按照学校要求,积极为校青马学员们服务。在这里,我们以广袤的土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肥沃土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及高校的学术训练为基础,有效地结合了理论与实践,展开了卓有成效的青年学习活动。
如今国家发展走向新时代,青年逐渐成为支撑起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我们必将继承好、发扬好“五四”精神,塑造更美好的自我,建设更强盛的祖国。未来的我们必将勇立潮头、扎根祖国;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中国。

万成在青马班活动上
韩燕洲,男,共青团员,博雅学院2017级本科生,中山大学第十期青马工程学员。
大学三年,我致力于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经历两方面提升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认识,于2018年10月参加了青马班。青马班的学习涵盖青马讲座、经典阅读、理论研讨等内容,在这里,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不断加深,兴趣也愈发浓厚。赴清远连州、云南凤庆等地的调研学习让我对社会的认识角度更加宽广、层次更加深刻,让我明白作为青年,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争取早日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跑好我们这代人的接力!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是总书记对青年的期望。“奋进”意味着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努力奋斗,积极进取,撸起袖子加油干,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开拓”意味着青年要不断开拓进取,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青年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群体,我们要锐意进取,争做时代先锋。“奉献”则是要求我们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韩燕洲生活照
李思进,男,共青团员,医学院2016级本科生,中山大学第24期马研班学员。
我时刻牢记着,自己是一名医学生的同时,也是一名马研学子。疫情发生以来,我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帮助测量体温,定期进行防疫安全知识宣传,为疫情防控尽绵薄之力。同时,看着老师们一批批前往武汉,将使命扛在肩上,将担当刻在胸膛,也使我对“救人救国救世,医病医身医心”这12字的理解愈发深刻,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最初踏进医学院宣读的医学生誓言的深意。
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对青年深情寄语,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身为一名医学生,我终有一天会如同今天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一样奔赴前线,继承先人衣钵,为着相同的目标奋战。因此,我更应该有责任意识,在本专业学好每一门医学知识,在马研班汲取红色营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继承发扬“五四精神”,让时代看到青年的力量!

李思进(后排左二)在附属第六医院儿科见习合影
胡佳妮,女,共青团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本科生,中山大学第24期马研班学员。
感谢马研班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让我得以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开拓视野。老师传授的知识总能给我带来很多启发;我也结识了来自不同院系的志同道合的优秀同学,在与他们的思维碰撞中不断成长。
我积极参加2019年上海嘉兴实践学习活动和云南凤庆扶贫实践活动等,获益匪浅。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体验,从国际大都市到脱贫小县城,我们都深深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更深理解了我们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为我是马研班的一员而自豪,我也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做一名传承并发扬“五四”精神的新时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胡佳妮在2019年暑期凤庆县社会实践活动座谈会上
钟昕益,女,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中山大学第24期马研班学员。
从大一开始,我就和马研班内优秀的同学一起研修,我们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与奋斗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新时代青年们的“五四”寄语所述: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我们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方法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同时,同学之间的意见争鸣与老师的悉心引导也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思维广度与深度。在云南调研期间,同学们勤奋刻苦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也教会了我许多实际的本领。
通过在马研班的学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不断充实自我,学习本领、拓展视野的信念,“五四”精神薪火相传,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人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国家发展和建设,为国家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钟昕益在云南凤庆参加乡村探访活动
幸逸冰,女,共青团员,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中山大学第24期马研班学员。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从上海寻道之旅,到探访英雄连队,再到云南凤庆扶贫,再到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马研班予我的不仅是与优秀同辈相识相知的平台,更予我形式丰富的爱国爱党教育实践活动、予我在实践中切实深化对五四青年使命感和担当感的认知、对四个自信的信仰、对国家取得卓越成就的自豪的机会。
加入马研班,让我不再“枯坐书斋,埋首故纸堆”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而是让我切身地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进性,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认知、满心爱国爱党豪情。
回首这一年,路上豪情满怀,心中硕果满载。惟愿未来与马研班相伴的日子里,可以与优秀的同伴和优秀的马研班一起,传承五四精神,勇担时代青年使命,以青年之力为中国梦实现助力。

幸逸冰(右一)参加中山大学庆祝建国70周年纪念活动
何伟钧,男,中共预备党员,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2018级本科生,中山大学第24期马研班学员。
马研班是一个有爱也有信仰的集体。我们寻访上海和浙江嘉兴,实地探访中共一大旧址,瞻仰南湖红船,在重温党的发展过程中坚定自己的信仰。我们在校内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和讨论。我们秉承“将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献给祖国”的精神,扎根凤庆参加政务实习和基层调研,用心去了解基层扶贫干部不忘初心为乡亲脱贫所做的努力,用心去感受“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我们将扶贫、扶智和扶志相结合,在深入调研后以大学生视角提供一些建议,为脱贫攻坚贡献自己一份力。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定会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党性,继承发扬“五四精神”,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何伟钧(左一)在凤庆县小湾镇做扶贫调研
中大青马与马研学子们将理论与实践具体结合,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牢牢筑起家国情怀,继承发扬“五四精神”,他们必将走好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新长征路!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