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荐项目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通知

发布人:廖婕

 

 

 

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团发〔2020〕24号

党委横线

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荐项目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根据《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预通知》要求,我校可推荐15个参赛项目,其中创业计划竞赛10个、创业实践挑战赛3个、公益创业赛2个。各主体赛事参赛名额不可调剂。推荐至组委会后,由组委会组织进行资格审核、网络复赛评审以及终审决赛评审,评选项目奖金奖、银奖和铜奖。现将我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安排,围绕“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营造“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校风学风,支持我校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助力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 申报对象

中山大学20207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均不含在职学历)可参加全部3项主体赛事。其中,博士研究生仅可作为项目团队成员参赛(不作项目负责人),且不超过团队成员数量的30%。本校硕博连读生、直接攻读博士生若在202071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按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没有实行资格考试制度的学校,前两年按硕士学历申报作品;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其他年级按博士研究生申报。

毕业3年以内(时间截至202071日)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学历),可参加创业实践挑战赛(需提供毕业证证明,最终学历颁发高校须为中山大学)。

三、申报项目要求

大赛下设3项主体赛事: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公益创业赛。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注重考察大学生关注社会民生、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兼顾对项目商业价值的评价。

创业实践挑战赛,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公益创业赛,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项目申报标准等详见大赛章程。

四、推荐流程

(一)项目(团队)报名(即日起至525日)

各项目(团队)须在20205252200前,通过“中大科技园杯”第十三届赢在中大创新创业大赛网站(https://iee.sysusp.com)进行报名,并按照比赛要求提交所在项目(团队)的商业计划书。原报名“赢在中大”比赛的项目,默认参评,不需重复申报。

(二)校内评审(526日至527日)

校团委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参评项目进行评审并公示。

(三)推荐报名(527日至531日)

获推荐项目团队通过“挑战杯”大赛组委会指定竞赛系统进行线上申报(http://gd.chuangqingchun.net/),并按照比赛要求提交所在项目(团队)的商业计划书。线上申报时,须在作品内容中隐藏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姓名、学校名称和校徽等可能透露参赛高校及个人资料的信息。

五、相关事宜

(一)每个团队或个人只能申报1件作品(含主要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如团队或个人多报作品,将取消该团队或该个人所在团队的全部参赛资格。

(二)学校将对作者和作品的资格进行审查,对于不符合参赛资格或弄虚作假者,或在作品中发布违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言论者,一经查实,立刻取消其参赛资格,追回所获得的奖励及荣誉,并以适当形式公布。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团队责任。

(三)组委会资格审核(64日至66

组委会对各高校上报作品进行资格审核。如经竞赛组委会审查参赛资格不符,取消该项目参赛资格,且所在学校不得补报替换项目。

(四)网络复赛评审(6月下旬前)

组委会组织全省网络复赛评审,确定拟授铜奖作品和进入终审决赛评比作品。确定进入终审决赛的作品,须于625日前将商业计划书和《作品申报表》纸质版一式四份寄至中山大学团委,均采用A4纸打印,且分开装订。其中,《作品申报表》可以显示高校或个人信息,但商业计划书的封面和正文内容中不得有任何高校或个人信息。

终审决赛计划于7月份采取线上答辩与线下会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并配套举办系列线上活动,具体事宜另行通知确定。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顾文明

联系电话:020-84112984

办公地址:南校园熊德龙学生活动中心306办公室

 

附件: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预通知(含大赛章程

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20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