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中心:烈火淬炼真金,前方火线入党
青春不只有任性懵懂,更有一段段破茧成蝶、淬炼成钢的故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中就有一群风华正茂的团员,他们以最美的“逆行”姿态,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ICU病房,用心用智用情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党员队伍再添新鲜血液,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群为国出征的青年们。
满怀希望,95后的正能量“小太阳”
王娟,女,汉族,1995年12月出生,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护理学专业,2017年7月入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现任鼻咽科护师,广东省第八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王娟是本次中肿援鄂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一名队员,年纪虽小能量却大。在病房中,她协助护士长、组长完成护理任务,完善护理流程,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细节,经常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即使面对ICU危重症患者,她也乐观向上,为同事们带来积极的正能量,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交口称赞。王娟表示,只要患者有需要,她一定会在抗疫一线战斗到底,这是95后医护人员的奋斗底色!
除了全力以赴做好护理工作,王娟还积极撰写战“疫”日记,并多次发表于中肿官微等新媒体平台。她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细腻感人的笔触,增强了同事们战胜疫情的信心,更多人也由此了解武汉一线的真实情况。“2月7日是元宵节前一天,中肿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空气中都透出一股湿冷的寒气……”王娟在日记中写道,“穿上医院贴心准备的加绒冲锋衣和毛衣,才能够抵御寒冷。”在从武汉天河机场回到驻地的一个多小时车程里,王娟一路上注视着车窗外的风景,空无一人的街道让她心中酸楚,但也更加坚定了她帮助武汉人民早日战胜疫情的决心。
在王娟提出入党申请后,组织征求她所在科室党支部、团支部意见,同事们纷纷表示,王娟同志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虽然来院时间不长,但护理业务进步很大,技能掌握程度好,能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与性格特点,精准为其排忧解难,获得一致称赞。
医心向阳,温暖绽放,抚慰疗伤;医心向党,无私无畏,信仰坚强。
女儿刚出生俩月,要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林志远,男,汉族,1994年4月出生,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护理学专业,2017年7月入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现任手术麻醉科护师,广东省第八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1994年出生的潮汕男孩林志远,是肿瘤防治中心手术麻醉科的一名护师,于2月7日作为中肿首批医疗队的16名队员之一出征武汉,进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武汉还有很多跟我们一样的家庭,他们现在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身为一名医务人员的我有能力去帮助他们,就要尽我所能。”平日腼腆的林志远,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却异常坚定。带着对女儿的千万种牵挂和不舍,他竭尽全力去尽到一名医务人员的义务,冲锋陷阵,加入了这场“战役”。
林志远的妻子也是一名护士,非常支持他去武汉。出发前,妻子仔细帮他整理医院配发给医疗队员的物资,并根据他自身的情况特点,准备了一些药品。林志远非常自豪地说,有这样一位贤内助,他在武汉感到非常安心。
在驰援武汉协和西院ICU期间,一位刚拔除气管插管的老人向大家连声表示感谢的场景,在他心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烙印。林志远始终提醒自己要坚守岗位,以患者为中心,他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医者初心。在临床工作中,他工作认真细致,关心病人的心理健康。他认为:“病人能康复回家,就是对医务人员最大的安慰。”
中肿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临时党支部这样评价林志远:“舍小家为大家,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临床工作中认真细致,关心病人心理状况,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并主动报名当兼职司机,协助医疗队物资领取发放工作。”
扶危济困,身正示范,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有小家牵挂,更有医者大爱
叶赐君,男,汉族,1994年7月出生,本科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2017年7月入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现任手术麻醉科护师,广东省第八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叶赐君和妻子杨嘉卉是一对90后的新婚夫妻,去年国庆节刚刚结束了五年的爱情长跑,步入婚姻殿堂。疫情当前,结婚不过三个月的叶赐君就作为中肿首批医疗队的16名队员之一出征武汉,进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在ICU倒班的日子里,叶赐君得时刻关注仪器仪表和重症患者的体征变化,下班困倦得挨床就睡。妻子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急诊值班,两人只能通过视频表达彼此的思念和牵挂,同一场“战役”,相隔千里的两颗心却始终依偎在一起!叶赐君说:“我相信,暂时放下现今的小爱,将来会成就更多人的大爱。”
2月的武汉冬雪乍过,阳光灿烂,中肿医疗队的好消息也接连传来,叶赐君在日记中记录着这些喜悦:“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监护室里已经有4名危重症患者成功拔除气管插管,下呼吸机了!” 为了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叶赐君还曾专门为一位满面愁容、病情严重的老奶奶写下鼓励的话语:“老奶奶加油!你一定可以,相信自己,相信我们!”如同一场和死神赛跑的接力赛,经过一次次的吸痰雾化、翻身拍背、上泵推药、鼻饲打药,还有日常的擦脸、口腔护理和大小便的清洁,叶赐君和队友们咬紧牙关,成功坚持到了老奶奶拔管下机的那一天。看到老奶奶的情况稳定中渐渐有了好转,大家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这是医疗队员最及时、最有效的“精神补给”,也是叶赐君心中的医者大爱!
因为爱,所有的谨慎细致转化为生命奇迹;也因为爱,全部的青春灿烂转变成为民情怀。
初心不改,做一个英雄家庭的好儿子
池千勉,男,汉族,1991年9月出生,毕业于广州医学院护理学专业,2013年7月入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现任重症医学科护师,广东省第八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从八十多岁的院士到年轻的护士,共产党员们胸怀远大理想,坚决执行党的决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直面挫折,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特别是在武汉一线,全国各地的援鄂医务工作者长时间工作,许多党员舍弃小我冲锋在前,给中肿援鄂队员池千勉带来很大的内心触动,他表示,自己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池千勉在肿瘤防治中心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党员同志,他们严格贯彻党员标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从他们身上,池千勉看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党员的优秀作风,更加坚定了加入党组织的决心和信心。在武汉参加驰援协和西院ICU期间,池千勉工作认真负责,主动申请接管病区病情最重的患者,积极配合医疗队工作,还主动报名当兼职司机,帮忙分发各种物资。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既是庄重的承诺,更是坚定的步伐。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医疗队的新党员们向疫而行,无所畏惧;险情在前,从不退缩。他们将以济世为民的家国情怀,交出新时代的优秀答卷,不辜负党的嘱托、人民的期盼。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