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务使命,中大担当

发布人:廖婕 发布日期:2020-03-06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

无论是驰援前线抗击疫情

还是坚守后方鼎力支援

中大青年们

以实际行动

怀赤子之心

用青春肩膀

为明媚春光

 

01 “我要为我的家乡、我的祖国做点什么。”

 

徐凯,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人,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18级行政管理4班学生,曾担任班级宣传委员、院团委组织部干事,曾获县优秀共青团员、州优秀共青团员。

 

疫情爆发之后,徐凯时刻关注着,看到医护人员和一线基层工作人员的无私付出,也想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在看到团县委发出的防疫志愿者招募宣传后,徐凯毅然报名。“身为共青团员,要有当代青年的担当。我也要为我的家乡、我的祖国做点什么。”

 

徐凯负责在人员流动较大的商贸城执守,商贸城实行单行道原则,他负责的卡点只出不进。“大多数群众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个别群众为了抄近路想从卡点进入,我们会及时劝阻并耐心解释。当大家向你道一声谢谢,你就会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很多人问,你怕不怕?“最开始是很忐忑的,害怕被传染,害怕有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但当真正上岗工作起来,就不想这些了,只想把工作做好。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度过寒冬,迎来暖春。”

图片加载失败

 

02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林润楷,男,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7级本科生。在这场全国上下团结一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积极参与,在线上协助学院党支部调查疫情情况;在线下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家乡社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月3日,接到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作为一名党员,他很快投入工作,在党团班一体化机制的基础上,协调支部党员对接各班班委,纵向覆盖到每位同学。及时掌握每位同学的动态情况,形成每日一报的工作机制。

图片加载失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就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作为中共党员和中大青年,林润楷心中始终澎湃着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的热血。在征得家人同意后,2月6号,林润楷到社区报道,加入了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参与了基层社区的人员排查和管控工作,后又投入到复工防疫工作之中,进行复工防疫宣传和调查。

图片加载失败

 

他说,“珍惜时光,不负韶华,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一个大学生党员,从身边做起,从细处着手,都是这场‘战疫’中的坚强战士!”

 

03 守护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厘米”

 

王浩源,男,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曾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王浩源的家乡青岛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关键时期,他立即报名成为当地青年抗“疫”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一员。当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把自己的“先斩后奏”告诉父母时,才得知爸妈也报名参加了工作单位的志愿者队伍。

   

王浩源的主要工作是到开放小区卡点值勤守夜,两天轮值一次,上午7:00—12:00,下午12:00—17:00,晚上17:00—22:00。他的主要任务是对进出小区的人员做好防疫知识宣传、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为守护好疫情防控“最后一厘米”而努力。“您好,请配合我们测量一下体温,做个登记”,这是王浩源一个多月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轮班休息时,他经常做的是在小区入户门楼梯里喷洒消毒液,在室内看书学习、锻炼身体。2月15日早晨,他与环卫工人一起清扫了小区里厚厚的第一场积雪。

 

2月16号早晨,受寒潮影响,气温已经降到零下5度,王浩源早早起床,用塑料袋装着温水把冻住的单车化开。6:50到达执勤点后,他认真进行人员出入登记,并为出入人员逐个测量体温。“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有时候真的比轰轰烈烈来得实在。”

图片加载失败

 

他们

不再是只需要被保护的00后

青春的脸庞上留下的是成熟与担当

他们

既有当代青年的大情怀

也践行着人人做颗螺丝钉的小温暖

他们

用实际行动拥抱时代

为这场人民战争注入了中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