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翻译学院杜静娴:抗击疫情,公益开课

发布人:廖婕 发布日期:2020-03-01

杜静娴,女,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2019级英语(丝路班)学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她主动联系社区社工站,开设了针对一线抗“疫”人员子女的线上公益英语课程,为抗“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曲线抗“疫”故事吧!

 

萌生想法

志愿服务对于杜静娴来说并不陌生。她曾长期担任社区线上公益英语角的主持,寒暑假期间,也会在社区进行线下公益英语教学活动。但是这个假期和以往不同。全国战“疫”号角吹响,杜静娴所在的广州也出现了比较严峻的疫情,医护人员、警察、社区工作人员等,奋斗在抗“疫”一线。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长期从事公益英语教学活动的杜静娴第一时间就萌生了为他们的子女提供线上英语课程的想法,用后方的支援给予他们动力,为他们加油鼓劲。

坚定信心

联系社区的社工中心后,杜静娴很快就收到了答复,英语角也很快开办了起来。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她提前做了课前调查,并且在课后认真收集学生反馈。目前,她发起的英语角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

在活动的过程中,杜静娴遇到一位特别的参与者。他不是抗“疫”一线人员的子女,而是一名奔走在抗“疫”一线的社工,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参与英语角学习。通过交流杜静娴得知,这位社工大年初一就已经回到岗位,为社区的抗“疫”任务奔忙。

从这个社工身上,杜静娴看到了为抗击疫情而奋战的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缩影。她很开心自己开展的活动能帮助到一些抗“疫”工作者,这也更加坚定了她为抗“疫”行动献出一份力的信心。

颇有感触

杜静娴同学如是说:“在这次的活动中我颇有感触。疫情之下,社会上涌现了很多奋斗在前线的抗“疫”英雄,为了保护百姓的生命安全,他们冒着危险奔赴前线。我意识到,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没有机会冲到抗“疫”最前线,但是我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抗“疫”工作者分担一些压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更多参与协助抗“疫”的方式,比如,进行医疗物资的翻译工作。无奈精力有限,我没有办法兼顾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是在假期最大的遗憾。志愿服务活动早已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相信疫情很快就会结束,但我的公益之行不会止步。”

图片加载失败

 

图片加载失败
授课界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