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中山一院急诊护士显身手

发布人:廖婕

记录者:卢鹏,急诊科主管护理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

图片加载失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武汉疫情严峻,重症患者多,医疗资源紧张,急需支援,尤其是有重症专业背景的医护人员缺口大,全国各地都在增派有呼吸及重症专业背景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我作为一名急诊科主管护师,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疫”志愿队。2月7日,我有幸跟随中山一院医疗总队驰援武汉协和西院,至今已有半个多月。作为一名工作近13年的急诊“老”护士,我在新冠肺炎抗疫战中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

 

适应厚重防护服下的工作

 

厚重防护服是影响驰援武汉一线护士临床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急诊患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各种传染疾病患者混杂其中,相关防护培训已成为科室日常培训的重点内容,包括穿脱防护服。急诊护士防护意识较强。早于1月17日,中山一院发热门诊就已作为排查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科室进入高效运作。春节前后,护理部与急诊科组织全员培训,确保人人熟练掌握防护服穿脱技巧并且适应穿戴防护服进行诊疗护理。

 

适应各种快节奏下的抢救

 

环境陌生,工作流程不熟悉也是影响驰援武汉一线护士临床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急诊护士向来是“乱战”中的高手,因为我们往往无固定“战场”,出车在外什么环境下抢救都可能发生。急诊护士善于在陌生环境下就地取材进行抢救,不受固定模式限制。急诊室的固定抢救床位不多,但只要有呼吸机,本来只有2个抢救床位的抢救室,也可以抢救4个甚至6个病人。临时组建ICU,变普通床为监护床,迅速进行气管插管并建立各种静脉通路,这是急诊人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急诊室就是在最简易环境及设备下,抢救成功次数最多的地方。

 

病情观察有奇招

 

病情观察是评价一名护士专业水平的硬指标。说到病情观察,急诊患者病情变化快,急诊护士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抓重点。新冠肺炎病房护士人手相对不足,通常一个护士要负责十几名患者,不仅要进行各种治疗和生活护理,还要及时清理医疗垃圾。护士怎样才能在厚重防护服下,在繁忙工作中及时观察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变化呢?我在接班时注意记清患者的既往病史,实在记不住还会用纸写下来。对于新冠肺炎患者最简单有效的病情观察有四个重点:1.体温,2.呼吸频,3.SpO2,4.既往病史。当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时,观察到患者呼吸<30次/分,SpO2>93%,而患者无其它与基础疾病相关症状时,患者就算平稳。只有做到这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抓住重点,才能既不担误治疗又能有效观察病情,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健康宣教针对性强

 

急诊护士平时都是单刀直入,击中要点,绝不多言。新冠肺炎病房护士工作强度大,穿着防护服后交流存在障碍,近距离、长时间和患者交谈易造成交叉感染。我在新冠肺炎传染区为患者进行宣教时,简明扼要:1.传染病区不能留家属,生活护理护士会协助;2.必须遵医嘱吸氧,新冠肺炎目前暂时无特效药,而氧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治疗手段;3.新冠肺炎患者可能由于疾病原因胃口不好,但三餐务必按时按量,身体获得足够的能量才有可能战胜病毒,饭和药同等重要;4.请佩戴上SP02指套,以便护士观察病情变化。经半个月观察,这样简单直接的宣教,效果很好。

 

急诊护士由于日常工作负荷强度大、护理风险大,锻炼出了抢救患者的过硬技术。愿我们急诊人能发挥专业优势,为抗疫战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