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青春的旗帜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飞扬
中山大学农学院于2019年整建制复办招生,是一个新学院。农学院师生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度过了第一个令人难忘的寒假。一个多月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始终身先士卒地带领师生将防控工作高效推进、落实落细。年轻的师生员工在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的带领下,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大局为重、尽职尽责,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学院的具体安排,分工有序、高效快捷地落实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目前,全院师生及家人健康状况、精神状态良好,对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充满信心。
青年教工:全员皆兵,勠力同心
农学院复办不足一年,党政管理队伍尚不完备,无专任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和辅导员,学生工作由直属党支部协调青年教工共同完成。按照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的分工,兼任团总支书记的党政办主任胡罡,在协助推进人才引进等工作的同时,负责学院疫情防控的内外联络协调、教职工信息报送。他不仅为短时滞留外地的同事代班,还经常在不值班的时段返校处理学院公文及其他事务,确保学院工作正常运转。
2019年12月刚回国入职的青年共产党员、助理教授陈宏鑫老师,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应邀担任本科生的专职辅导员。在假期延长、党政管理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他在坚持科研的同时,主动分担学院在岗值班工作。
负责教务与设备管理工作的李琳老师,也是一位党员。尽管在春节期间因孩子感冒短时滞留外地,但她始终坚持在线工作,及时安排沟通选课、招生、在线课程学习等事项。2月中旬返校后,她在严格遵守要求居家隔离的同时,协助在学院网站发布疫情防控等宣传文档,隔空关心在校单身同事的饮食安排,在非常时期送出同事的关心与温暖。
今年初从国外硕士毕业报到入职的行政管理人员刘兴基老师,略过了常规的工作交接、熟悉适应等过程,直接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边实践边学习,担负起与学生沟通联络、协助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经过近一个月的抗疫工作,作为共青团员的他,为这场没有硝烟战役中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共产党员的模范行动所感召,热切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年轻的教职工身体力行了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党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熠熠生辉。
青年学子:担当负责,团结友爱
为了及时掌握同学们的健康和生活状况,学院防控工作小组按照学院-班级-小组三级管理,化整为零、责任到人,通过班团、小组负责同学逐一落实防控工作。学生班团、小组负责人均为共青团员,且多为入党积极分子,他们毫无怨言、认真负责地担负起了每天联络同学、统计健康动态的责任,和学院防控小组一道,成为疫情中连接师生的 “红丝带”,“隔离病毒,但不隔离关爱”。 一个多月来,当个别同学在个别时段因家里网络不畅或专注于学习忘记报备时,贾贵轩、王宁、翟悦、王奥成、孙嘉伟等班干部们便及时与同学、负责老师沟通,大家多方联络,直到汇齐每位同学的健康信息方如释重负。
王泓戈、黄丽雯、叶笑雨等三位湖北籍同学非常感谢学院领导和老师的多次慰问以及同学们的关心与支持。王泓戈同学在微信中动情地写道:“看到党和国家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医务工作者的无私辛勤付出,全国各地对武汉的倾情友爱援助,我作为武汉人非常感动!数批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充分展现了中山大学作为中国名校的社会担当!学校和学院给武汉学生带来的温暖,远远盖过了疫情带来的伤感。我相信经历过这一段非常时期后,每一位来自武汉的中大学生,定会像我一样,为中山大学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
防疫不忘学习,提升责任担当
1月底,为了帮助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提升思想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团结同学抗击疫情,学院直属党支部组织了“红色经典阅读网上分享会”,并推荐了有关党史党建的书目。借助这次分享会,同学们阅读了不同题材的红色图书,从老一辈共产党人身上汲取了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力量;在抗击疫情战役中,看到了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无私为民、坚强有力的实际行动。大家纷纷表达了自律自强、努力学习,服务同学、兴农报国的决心。
2月初,直属党支部组织师生网上学习、讨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师生们一致认为,在这场特大战“疫”中,粮食、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保障有力,得益于党中央对农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事实再次证明了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安全,是现代化强国的压舱石、稳定器、牢固根基,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山大学复办农学院,并以“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作为办学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目前,学院的 “光明青禾科技苑” 学术社团在博士生王健、吴勉之的协调下,正在围绕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疫情防控工作,组织本硕博同学通过网络分组研讨农业院系应该强化的专业课程和科研方向等问题,以培养学生兴农强国的担当意识和科学精神。
通过一个多月的疫情防控工作,师生们感谢党和国家以及学校、学院对大家的关心与爱护,表示坚决支持与配合在家隔离、延期开学的决定,积极通过网络学习、工作,迎接疫情防控彻底胜利和新学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