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青年突击队,不获胜利坚决不撤退
“一切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切为了疫情防控第一线!”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动员部署誓师大会上,中山一院医务人员发出了最强音。作为首批国家医疗队派出单位,中山一院组织一支9人的医疗队除夕夜紧急驰援武汉,打响了战“疫”第一枪。至今,该院已有三批150名队员奋战在武汉最前线,其中青年志愿者和团员共87人,组建成立了中山一院青年突击队。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月5日,组建成立青年突击队的通知一发出,短短几十分钟,就有近百人请战。“我已在武汉,我报名!”“老师,我参加,请问什么时候出发?”“你好,我是放射科的,可以报名吗?”“我申请去前线!”“我可以!”
2月6日,第三批由131名精兵强将组成的“特战队”奔赴武汉。为了给队伍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医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临时党支部。为了全面配合党支部的工作,发挥共青团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医院团委成立了临时团支部,由急诊科李元担任临时团支部书记。
被病人需要是最好的表扬
前两批医疗队来到武汉后,接管了任务最重的汉口医院两个病区。汉口医院并不具备传染病医院的隔离条件,病房老旧、缺乏隔离防护、危重症患者占比高、人手严重不足。医疗队从改造病区设置、规范诊疗流程,到安慰鼓励每一个患者,为汉口医院医护人员分担压力,也为患者带去新希望。进驻十来天,已有多名患者治愈出院。
武汉小分队第二队队长陈娟,做事认真负责,工作第一天就被陌生面孔肯定。她说,就像以前在科室,被常回来化疗的病人指定穿刺一样,这对所有医护人员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表扬。忘记了被防护服闷出一身汗,压痛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即使张口呼吸也不难受了,这种被需要被感谢,就是来这里支援的最大动力。很感恩每一位老师,让她拥有这一身技术并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院团委委员李海,和队友一起接管6楼东病区。这是新开的危重症收治病区,50张空床,两天内就收满,平均一个班收治10个病人左右。队员同时还要克服防护服带来的不适、学习新的HIS系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前面的两轮班非常辛苦。不过第三轮上班后,队员们明显适应了这里的工作节奏。李海和队友们在接班后先把整个病区50个病人查看了一遍,对整体情况有了认识,也充分了解了每个病人的情况,没有之前两个班时的慌乱了。心中有数后,李海突然意识到,其实这些新冠肺炎患者就像在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肺炎病人一样,只不过病原体传染力更强一点,只要做好防护措施,工作内容和在广州时是一样的!
青年突击队,从来不怕累
进入战疫前线的最前沿,接管病情最严重的患者,队员们穿着笨重的防护服,认真而细致地进行着每一项工作,从治疗患者到生活护理、垃圾清理甚至是尸体处理。他们密切接触着一位位病患,然而,却没有过多的恐惧,完全没有考虑退缩。病人的一句感谢,就让他们心满意足;战友之间的一个小手势,就让他们斗志昂扬。
病毒不会阻挡爱,武汉人民的温暖也让队员们热泪盈眶。92床的崔奶奶在呼吸困难的情况下都要爬起来向队员道谢,一遍遍地说:“给你们添麻烦了,辛苦你们了!”另外一位大哥激动地说:“我手上这个针是今天你们广州的护士打的,打得很好,你们来帮助我们,帮助武汉,我们武汉人民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在临时党支部的组织下,队员们紧密团结在党旗下,形成了一支敢打、能打的强大队伍。团员、团干们再一次看到,党支部发挥了很好的战斗堡垒作用,纷纷提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面对危难时,一个人内心的想法往往能得到更好的体现。正如心血管团总支书记王豪在入党申请书中写到:“身为一名团干,我毫不犹豫报名一线,迎接未知的挑战......”
看不清护士们可爱的面容,
但我悄悄记下他们的名姓
连日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进驻后,不断传出病人出院的好消息。两位新冠肺炎患者还特意写信给医务人员致谢。
42床患者在信中说:“你们如抗洪大堤般坚守在最危险的一线,不顾个人安危与病毒抗争,与时间赛跑。你们给了我们最精心的照护,给我们安全感!我们要谢谢你们!在病房度过了元宵节,又度过了情人节,看似孤独但我内心却时刻感动着,特别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乔金方和朱赛男护士,她们是我见过最有爱最有温度的护士姐姐……”
93床患者在信中说:“在我们协和西院,有一批来自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逆行者’,尤其是每天在我身边的几位,虽然他们全副武装,我看不清他们可爱的面容,但我偷偷地看到了他们的名和姓。他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日以继夜地奉献和付出着,我必须要记住他们伟大的名字。这些‘逆行者’中的代表有申贵江、文清德、黄淑娜,他们待病人似亲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于2月9日进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由于大部分患者呼吸不畅、卧床不起、生活自理能力差,护士们要面对许多琐事,倒水喂药喂饭,翻身清理大便、更换尿不湿,整理床单等生活物品……但他们没有怨言,而是细心、耐心地照料,还时不时地鼓励病人:“没有发烧,很棒哦!”“阿姨今天气色不错,声音也洪亮了很多!”“要多喝水。”有不少病人在护士们的帮助和安慰下,从卧床不起到可以自主翻身,从说话无力到可以开心畅聊。
医疗队员们付出的一切,患者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患者杨先生说:“医务人员传递的正能量深深地感动了我们。”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山一院青年突击队一直在路上,不赢不撤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