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爱留人间,致敬永远的逸仙人
如果生命不能再继续
你会不会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生命?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职工段叔的身上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4月3日晚9点,南院区手术室正进行着一台特殊的器官捐献手术。捐献者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55岁的后勤职工段叔。而他所捐献的肝脏、双肾以及眼角膜将挽救3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并让2位失明患者重见光明。

▲手术开始前,医务人员向段叔鞠躬致敬
3月28日晚,他在家带外孙时突然摔倒、头部着地,陷入昏迷。半小时后,家人把他送至我院南院区抢救。医生倾尽全力抢救,但情况并未好转,期间还发生过一次呼吸骤停。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外科ICU主任何清表示,虽然经过呼吸机辅助呼吸、补液调整血压、脱水降低颅内压、止血、预防感染、保护重要脏器等积极处理,段叔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但他仍处于深昏迷状态,瞳孔反射、自主呼吸等脑干功能微弱。3月30日和31日,段叔两次被鉴定为脑死亡。
▲段叔生前照片
段叔的二女儿说:“爸爸那天本来打算出门,不料一场意外的摔倒,头部外伤导致脑死亡。他走得很突然,我们还没有好好尽孝。”悲痛之余,家人决定最后一次帮段叔完成善举,捐献器官。她说:“爸爸一直是很热心的人,如果他可以说话,一定会说愿意,一定是心安的。我们家人都希望他以另一种方式活着,也让我们留个念想。”
开展器官获取手术的当晚8点多,不少工友悲痛地前来送别热心肠的段叔,陪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工友送别段叔
在同事的印象中,段叔是一个热情且为人着想的好人。有一位老同事之前和段叔一起在批发市场工作,后都转到我院后勤部门工作。那位同事每天早晨五点半上班,一个人走来医院有些害怕。段叔便每天提前两个钟头出门,陪同事到医院。作为段叔的同事,面对段叔的突然离世,我们心痛不已;面对段叔一家的义举,我们钦佩不已。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以大爱为名,见证着大爱的延续。段叔,我们将永远铭记您!
据了解,器官移植是挽救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从2015年期,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作为中国第一家西医院以及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自1995年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便开展了器官移植事业,2005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成功实施了广州地区首例亲体肝移植手术。今年1月份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又重新获得肝脏移植、肾脏移植、心脏移植与肺脏移植执业资格,成为广东省具备心、肺、肝、肾四个大器官移植资质的两家医院之一。今年3月份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共建“逸仙‘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成为广州市首个启动对接中国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的医院。截至目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已完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41例,捐献器官130个,捐献眼角膜32例,拯救了100余名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务人员自愿登记为器官捐献志愿者
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而器官移植则是很多终末期患者的唯一希望。作为国家公立三甲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认为他们有责任与国家一起推动器官捐献志愿登记事业的发展,让更多患者重获新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公开、透明、阳光的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做出贡献。
▲逸仙“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启动仪式
逝者“未逝”
生者“新生”
大爱传递
生命不息!
感恩每一位器官捐献者和伟大的家庭,是他们为更多的无助绝望的家庭带去了希望,也让爱充满整个人世间。
!致敬!
+中山大学团委+
+来源: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初审:谢博远、康遍霞+
+审核:马明辉 +
+审核发布: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