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说 | 梁琛瑜:为梦乐为追光者,愿做春风植荒人
人物名片
梁琛瑜,中山大学环境学院2015级本科生,“逸仙思源”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三期学员,环境学院团委副书记。曾获得环保之星挑战赛冠军、广东省“碳索杯”低碳知识竞赛季军、中山大学“东方仿真杯”环境实践虚拟仿真大赛一等奖、2018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同是也是国家奖学金、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中滔环保奖学金的获得者。现被保研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她说其实并不希望别人称她“学霸”或者“女神”,她也很普通,当看到那些会弹吉他,会唱歌跳舞的同学时,她一样会羡慕他们。“而我可能是在学习上花了更多的时间,让自己去尝试和经历不同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方面突出一些。”4.1+的绩点、社团、支教、横跨学术、创业的比赛、实习,出国,梁琛瑜的本科生活无疑是众多大学生的憧憬。
笃学不倦, “困”在时间里的人
“学习真的没有捷径,如果你想要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就一定要花很多时间在上面。”被问及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梁琛瑜很坦然地说道,“当你只是想着在临近考试之前去找一些资料来复习应考,那么结果自然是不会太好的。拿我自己来说,我会提前一个多月去复习,刷完可以找到的所有高数题,从早八直到图书馆闭馆,自习、刷题应该也是我周围成绩较好的人的常态吧。”这些心声,是向刚进入大学的学弟学妹们真诚而实在的叮嘱——“到了大学,认真学习仍是第一要紧事。”
正是凭借这种“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心和决心,梁琛瑜在大一便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和中滔环保奖学金,大二拿到国家奖学金,本科期间平均绩点4.1+。目前更是成功保研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进行深造学习。
梁琛瑜表示自己在初入大学时就有了要读研的想法:“学历是第一要位,这既是一种社会要求,我也不想那么过快进入社会。”这似乎和很多人选择在本科结束后继续深造的原因没有很多的不同,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她说的那句:“一生其实还是很漫长的,但是我们专心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是很少的。如果我本科就选择直接就业了,可能那时我再提不起一股劲,去保持学习的热情了。”正如她所说的,自己并不是天资聪颖,而是将自己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笃学不倦,高度的学习热情,踏实的学习方法使梁琛瑜在学业道路上不断披荆斩棘,虽然过程并不轻松,她最终收获的却是一步一脚印,充实丰盈的成长履历。
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梁琛瑜
始于热爱,服务创新的“追光者”
“如果没有这些活动,我们可能会过得很空虚吧,班级凝聚力也很难组织起来。”梁琛瑜在团委一待就是三年。作为环境学院团委的一员,她积极服务同学,传递观念,知行合一,奋斗无息。2017-2018年,她所在的环境学院团委不仅再次获得中山大学先进团委的荣誉,更在今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一个组织的进步得益于每位成员,每个团队的不懈努力,但更离不开像梁琛瑜一样的“追光者”的身形示范和思想引领。“同学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高于活动的,如果有更多人参加进来并且深入思考,这些活动就是有意义的。”
活跃于各类社会实践的大舞台上,梁琛瑜一次一次出色地完成任务,“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不忘形式创新,服务他人的初心。校级“电子垃圾大作战”,使电子垃圾回收的理念深入人心;“党团之家、主题团日”等系列活动,从多种角度入手,通过不同活动形式,引领思政先锋,将看似枯燥的团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她说:“对社会热点的关心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举办这些活动就是为同学服务-关注时事、独立思考、锤炼思想,通过举行如小型辩论赛、模拟联合国等丰富新颖的活动,让大家多关注一些发生在周围的事件,学会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是我们对学弟学妹们的期望,也是作为一个组织策划人的职责所在。”
电子垃圾大作战启动仪式
时光匆匆,光华三年,梁琛瑜收获到的不仅仅是来自于团委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幸福感与满足感,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一群交情很深的朋友。“如果不是这些活动,我可能认识不到他们。”梁琛瑜感慨,她在实践中学到最多的便是团队合作的凝聚力,以及为集体服务的责任感。比如一个大型活动的前期策划,活动部署以及注意事项等等细枝末节的事情,都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准备与沟通。梁琛瑜笑称,“印象最深的还有其间数不清的夜宵、讨论、聊人生。”
专情服务,无私奉献,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一件事,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梁琛瑜始终秉持这份服务同学的高尚精神,不断开拓一片异彩纷呈的新世界。
硅谷盛宴,情系黄土的“思源”人
被人视作“拥有有趣灵魂的多面女神”的梁琛瑜,用三年时间,诠释了“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除去团委、学术活动,梁琛瑜还广泛地参加跨学科活动比赛。比如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山大学第七届“博学笃行”社会调查报告,中山大学“十大提案”比赛等等。“我获得的不仅是更丰富精彩的经历和在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更是不断尝试的勇气与信心。”
梁琛瑜及其团队
在2018挑战杯.创青春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金奖
她说:“作为环境学院的学生,其实我并不是说有很宏大的志向即刻就去让当前我国面临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更多的是希望可以把环境保护的意识普及给更多的人。”认识到思想引领的重要性,参加环境类活动时,梁琛瑜积极倡导环境保护的意识,哪怕是随手捡起一片垃圾的小事,也可以对社会环境的美化起巨大的作用。
此外,作为“逸仙思源”人才培养计划的一员,她曾去过清远连州和南澳岛支教,在这个暑假到硅谷开展学习调研活动,实地探访了Google、VMware、美国太子行总部。对于她来说,思源不仅给了她机会和平台去开阔视野和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让她不断坚定对这片养她、育她的土地的情感。朱伟人先生“受助,自助,助人”的价值理念让她坚持着一份本土情怀,深感“助人”这份社会责任感的伟大。
加州伯克利大学、Google总部
进入新时代的国家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新时代的青年,无疑肩负着更多的希望,任重道远。平时也爱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新闻的梁琛瑜认为,大学生不妨先着眼于“细微之处”。“首先要提升自己,达则兼济天下,但是也不一定要做大事才能叫服务社会。善良的小事也是有其意义存在的,比如我每半年就会去献一次血。”诚然,今日力所能及之事“勿以善小而不为”,来日国计民生之大事上方能 “为社会福,为邦家光”。
领略过国外的繁华与时尚,保研时,国内外高校的权衡显得更加艰难,但她心系扎根成长的这片热土,果断选择了国内高校。“经济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我会想的更远,因为中国正在发展,我希望自己可以怀着这份责任和担当见证祖国未来的圆梦之日。”
“我们走得远了,回头看看这片一直养你助你的黄土大地,还有那么多方面需要改善,还有那么多地方需要扶植。”梁琛瑜在朋友圈曾经发过这样一段话。“愿为春风,植荒十年,换的一时春生。”三年来的多少个春夏秋冬,在图书馆学习累了、或是刚从会议室出来,她会抬起头来望见中轴线处的中山先生像,眼眸里是热爱与希望的光亮,与万千大国青年一样的意气风发。
+采访:张映美 蒲俊辰+
+图片:梁琛瑜+
+撰稿:蒲俊辰+
+编辑:张容婵+
+审核:康遍霞、马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