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人生 | 传奇的地球——来自石头的传说

发布日期:2018-12-24

学术与人生 | 传奇的地球——来自石头的传说 

2018-12-24 20:38520/科学/科普

石头

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石头有很多种类。

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

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

是不是突然有了心动的感觉?那么这场【传奇的地球——来自石头的传说】科普讲座你可千万不能错过啦!

主讲人介绍

许志琴

1941年8月14日出生于上海市,构造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7年获法国蒙贝利耶大学构造地质博士学位。1993-2001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地质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科研贡献

许志琴是中国构造地质学领域中微观构造和宏观构造研究相结合的开拓者之一。她早期从事裂谷构造研究,20世纪70年代,从事中国东部郯庐断裂构造研究,提出白垩纪以来郯庐断裂的裂谷事件。80年代起,她以新的构造观为指导,致力于青藏高原及周缘造山带的变形构造、造山作用及造山机制研究。

青藏高原

她将构造地质学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定量分析运用在青藏高原和中国造山带的研究中,厘定了我国50余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奠定了西部若干造山带变形构造体制,划分造山作用阶段和大陆山链的“构造造型”,提出“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复合体”及中国西部华力西期以来巨大平移作用的新认识,首次发现中国大别山超高压柯石英矿物。

许志琴院士工作照

她领导的科研团队完善了青藏高原的地体构架,提出以青藏高原岩石圈——超岩石圈剪切断层、低速地幔羽、岩石圈板片拆沉及陆内俯冲为特征的地幔结构的青藏高原动力学模式;她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首席科学家,领导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组”推动了我国入地工程的实施,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讲座介绍

讲座简介

许志琴院士将结合自身的经验,讲述大自然石头的各种“诉说”,将枯燥的理论内容描述成生动的生活画面,让内容变得浅显易懂,让同学们更直接地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讲座将从不同视角开阔同学们的眼界,激发同学们探索自然的积极性,增长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讲座时间

12月26日(周三)下午 2:30-4:30

讲座地点

珠海校区教学楼F520

主持人

王岳军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此次讲座是科普性质的,所以小伙伴们不用担心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希望大家能够踊跃报名参加~

报名点击左下方阅读全文即可

【主办方】

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承办方】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气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学院

+文案:杨婉婷+

+排版:梁淑婷+

+审核发布:马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