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风采 | 拥抱新时代,奋斗正当时 ——法学院学生谈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心得体会
2018年10月13至14日,我校在珠海校区召开2018年秋季工作会议。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各院系、职能部门、各附属医院等二级单位负责人,各类人才、委员会成员等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等出席会议。本次会议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院系办校工作为主题。法学院学生代表认真聆听了会议,受益匪浅,写下了与会心得。
◆◆
谢阳
◆◆
法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
听了罗俊校长在秋季工作会议上作了主题为《聚力内涵发展,推进院系办校,共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的大会主题报告后,我深感自己肩担着重要的责任。一方面,作为中山大学的学生,我们是实现人才培养内涵式发展新模式的一份子,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型不仅需要老师们的努力,也需要我们的配合与支持。另一方面,要实现罗校长提出的从“岭南学术重镇”到“世界一流”目标的转变,也需要我们这些科研新鲜血液发挥作用。这都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山大学的学子,我们切不可辜负了学校对我们的期望,更应准确定位自己的研究方向,踏踏实实地做好学术研究工作,努力实现学术创新的梦想,为建设世界一流高校添砖加瓦。
◆◆
谭惠尹
◆◆
法学院2018级硕士第四党支部书记
听了罗俊校长题为《聚力内涵发展,推进院系办校,共创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的主题报告后,我心中感触良多。从过去三年多的发展实践来看,中大实现了一次内涵发展的成功跨越,办学格局实现了从多校区分散发展向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转型,学科格局实现了从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的转型,人才培养实现了从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作为一名刚刚进入中大的新人,我为学校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地开心和自豪,也对自己能够成为中大的一份子感到非常荣幸。我们应时刻恪守“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心怀“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抱负,紧跟时代步伐,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为母校实现进一步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
谢金荣
◆◆
法学院2015级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在秋季工作会议上,罗俊校长回顾、总结了我们学校过去三年的改革发展。过去的三年,我们学校的发展形成了新定位、新格局、新观念,取得了许多了不起的成就。同时,罗校长也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求和希望。我认为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师生思想共识,提高政治站位,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推进院系办校工作,促进我们学校建设一流大学工作。
◆◆
谭本乐
◆◆
法学院2018级硕士六班团支部书记
听完秋季工作会议之后,我感到受益匪浅,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精神工作的构建是校园工作开展的重要根基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其次,加强意识形态的塑造,进一步落实“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学校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能力,能够保证学校事业发展行稳致远。
二、教育体系的优化是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
院系办校是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新模式,是学校实现新时期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其以维护大学完整统一为根本,以发展规划为前提、以责权划分为重点、以资源配置为关键、以学校对院系的考核评估为核心,进一步提高大学内部治理能力,是促进我校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举措。
三、政策方针的落实是教育切实发展的保障
从过去三年多的发展实践来看,中大实现了一次内涵发展的成功跨越,站在了历史新起点,进入了发展新时期。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精神指导,拥有了以院系办校为主的一系列体系优化方式作为理论支持,更应该进一步将改革落到实处,实现从“岭南学术重镇”到“世界一流”目标的转变。
◆◆
杨敏
◆◆
法学院 2018 硕士四班团支部书记
罗校长在会议上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新时代中大发展的宏伟蓝图, 其报告承载了中山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梯队的凌云壮志。中大作为岭南学术重镇, 眼光不应该只局限在华南地区, 而应是具有进入全国高校乃至世界高校第一方阵的决心和魄力,“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大学将是新中大的新定位。作为一名中大学子,我们更应当锐意进取,把眼光放长远,看到世界,看到未来。通过这次会议,我很好地理解了学校各方面的改革措施,也体会到了学校在校区建设过程中的不容易。也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更多的同学能够了解到学校的改革措施背后的深意,更加支持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THE END
透过同学们的所思所想,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中大学子的自豪感与责任感。新时代,新征程,中大法学学子奋斗正当时。
+中山大学团委+
+来源:中山大学法学院+
+排版:罗子璇+
+审核:康遍霞、马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