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在路上 | 为了《笃行》的笃行
编者按:
中山大学原创音乐话剧《笃行》讲述中山大学的革命历史,展现中山大学的红色基因。请看“《笃行》在路上”系列报道。
请为这群“笃行”的接力人打call!
10月某一天,傍晚6点30分,南校园梁銶琚堂,《笃行》排练现场,休息处光线昏暗暗,空气闷热,却涌动着鲜活的气息。前一场彩排刚结束,演员、合唱团、管弦乐队一众表演者短暂休息。他们捧着盒饭,边吃晚饭边偶尔低声地交谈。也有合唱团的同学仍然在开嗓子歌唱,悠扬舒缓的歌声从身旁飘来。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笃行》讲述中山大学历史上的革命故事,展示中山大学的红色基因。本剧以“乐章”划分段落,每一乐章有一个讲述者。以国立中山大学学生为原型的罗钦、靳伟、邵思平三人,在大革命失败后,在抗战烽火中,激情澎湃,投笔从戎,三人之间还有或静水流深,或润物无声的情感故事,还有革命导师许求虽死犹生的精神。青年们的选择不同,但总是携手前进,同龄人于世间更是有“把臂同游一遭”的情谊。
主创者立足于音乐结构,力求采集工笔、表现写意,兼顾严谨与美。他们的构思初衷,细细读来,让人感动至深而热血沸腾——学生的书桌,不该是摇晃的,不管是因为战乱,还是贫穷、饥饿。
可摇晃的书桌上,偏偏站立起来这样一群人,他们从革命的大熔炉广州跌跌撞撞地走出去,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这一路,有炮火、鲜血的考验,是砥砺、磨练,更是选择。
“选择了理想,就是选择了命运与人生道路。于是虽死未悔,理想便油然而生。”
彩排时间匆匆流逝,很快便迎来了谢幕。《笃行》采取了一种独特的谢幕方式。伴随着《白云山高》的乐声,只见演员们从回字形舞台欢快地跑向舞台中央,然后错落有致地向前鞠躬,最后手拉着手集体鞠躬。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一气呵成的过程。演员们会因为“踩”的音乐点不对、因为动作不规范、因为站的位置不对被导演叫停,被要求重来。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反复练习而有任何不耐,整个场地气氛活泼。这群人一个月来的相处,像认识多年的老友,十分默契,十分愉快。
这正是毛尔南导演希望看到的,“艺术是把每个人变成独立的个体,把一群人变成丰富多彩的人群,我们这样一群可爱的人(表演者们),是丰富多彩的人群。”因为演出《笃行》,表演者们相聚。为了演好《笃行》,他们在心灵上搭起一座桥,思想与灵魂相聚。他们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群。“大家之前基本上是不认识的,但并不会有距离感”,管弦乐队的一个同学感慨:“我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笃行》能够顺畅完美地进行下去,是丰富多彩的人群相互配合的成果。
罗钦(图左)和赖淑琼(图右)
“有趣的事情很多啊!”“这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大多数表演者们回忆排练过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但从他们的只言片语间,从整个彩排过程里,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们的有趣、丰富多彩。彩排过程中有一个片段《饿》,采用歌剧的表演形式,“肚子咕噜咕噜噜……”演员们用幽默诙谐的演唱方式、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去展现一个沉重的时代背景。
无论是剧本构思创作还是排练剧本都秉持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从导演对待表演细节的严谨,演员们的认真,以及他们采取的纠正方式可见一斑。“导演模仿我们的错误动作然后帮助我们纠正就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剧中有一句台词“我不需要这个”,演员把重音放在了“这个”上,毛尔南导演听后指正说“我不需要这个,那你是需要哪个?重音是‘不需要’。”又引起了一阵笑声。
《饿》剧照
现实与浪漫的圆舞曲
《笃行》是现实的,也是浪漫的。她在现实与浪漫的交织中,再现了那个年代的进步师生为民族大义奋勇前行的画面,谱写了一曲关于他们的选择与理想的乐章。《笃行》通过更加艺术化地处理人物形象和关系,把大家带入到情境里面,让大家了解革命者。多次参演《中山情》、许求的扮演者从专业的角度回答了两者的区别。革命道路上的点灯人许求对理想的追求、靳伟对革命道路的求索、罗钦对那“要人命的理想”的坚守,邵思平对试验田的执着,对罗钦静水流深的守候……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个性鲜明的寻常人。
第四幕 舞会
薪火相传,精神永续
《笃行》中有一个很现实的词“选择”,有一个很浪漫的词“理想”。“选择、理想、信仰。有理想去选择。作出选择之后,通过不断努力达到信仰。”毛导演这样解读“选择与理想”。表演者们选择了参演《笃行》,这意味着他们选择了牺牲学习时间、休憩时间,选择了忙碌、选择了挑战、选择了日复一日的反复。这是很现实的事情。支撑他们的是“理想”,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中间是有学声乐的,但是我们都没有接触过表演,都是从零开始。”《笃行》这部剧里有打斗、舞会等场景,“前期我们都一直在进行这些方面的培训。难啊,这些都很难。”最后一场交际舞,演员们跳得很好!当被问道“您从角色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迪?”,金家圣扮演者说道“一种警醒吧,因为金家圣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人,会提醒我也要不断前进。”
单簧演奏者说“关于单簧演奏的理想,也不会有特别大的理想,就是希望无论以后自己多么忙碌都会有时间去吹单簧,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笃行》告诉我们“选择了理想,就是选择了命运与人生道路”,通过一种艺术的形式,让我们体会到中山大学的精神,传承中山大学的红色基因。
合唱团和演员一起谢幕彩排
22点30分,彩排结束。合唱团和管弦乐队的同学结束了一天的排练,演员们因为还需要纠正动作留下来继续排练。离开彩排场地,身后还传来毛导讲解台词的声音。他们在《笃行》的台前幕后,真的是在笃行,为了一个目标,沉稳踏实、铿锵前行!
《笃行》十八位主要演员
都是中山大学的在校学生
合唱团、管弦乐团
是由学生组成的艺术团
为了《笃行》的一群中大笃行学子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
为全校师生呈现一部精彩的音乐话剧
“这是一首关于理想的诗,这是一幅关于信仰的画,这是一段追求理想的旋律,这是一个讲述信仰的故事。”梁球琚堂外,满天的星光,明亮璀璨。
-----
-----
+采 写:罗璇+
+受访者:《笃行》毛尔南导演、部分演员及乐团人员+
+摄 影:周可+
+审 核:康遍霞、马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