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画诗剧《中山情》节目册

音画诗剧中山情简介

音画诗剧《中山情》,是中山大学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重点文化项目。在校团委的精心策划下,该剧邀请中山市政协主席、诗人和音乐人丘树宏担任艺术顾问,由中山大学校友、艺术教育中心艺术顾问、青年指挥家周锴担任总导演,演员全部为在校学生。该剧分为《中山少年》、《中山理想》、《中山手创》、《中山情怀》四个篇章,以音画诗剧的形式刻画了伟人孙中山先生为民族复兴和国家昌盛而思索、战斗不息的一生。

音画诗剧《中山情》自首演之后,广受师生、校友、社会相关人士的好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山情》已经成为新生校史校情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组织观看《中山情》,新生们将了解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跌宕起伏的革命人生以及在他手中成长起来的中山大学,在历史的时空中追寻厚重的文化,窥见中华民族文化之魂,认知文化传承的血脉。

序曲·山高水长

“你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讲了许多年。风里的钟楼,火里的凤凰,激扬文字的昨天。你是一支美丽的歌谣,唱了许多遍。灯下的背影,清晨的书声,青春不老的容颜”

大幕拉开,伴随着交响乐团悠扬的琴声、领唱甜美的歌声,让我们一同听听中山先生的故事……

第一篇章 中山少年

广州清末民初时期,西关地区街头巷尾广为流传着一首粤语童谣《月光光》,传唱至今,已成为几代广州人童年的回忆。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大家穿越时空又回到了那个年代。

“先生,到底什么是天下为公?”初露锋芒的孙中山,脸上带着一丝疑惑,但他深邃的眼眸之中已然透出了对国家命运的思索。

“小小翠亨村,是他童年玩耍的地方”,在这里,他播种下“天下为公”的理想,在这里,他喊出了“他的少年中国梦”。

第二篇章 中山理想

生逢乱世,真正在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担忧、寻求出路的,能有几人?

青年时代的孙中山,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当改良之路已然不通之时,青年孙中山敢为天下先,积极开展革命为中国点亮了一片天。他坚信,不久的将来,无尽的黑暗,一定会被黎明的曙光划破!

第三篇章 中山手创

1924,对于所有中大人而言,是别具意义的一年,它凝结了太多的回忆。孙中山先生在国立广东大学创立之初,亲笔写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十字校训,对青年学子给予深厚期望。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九十余载栉风沐雨,九十余载风雨兼程。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大学子。

第四篇章 中山情怀

“凭着爱,医国何必分中西;凭着爱,救国亦可称慈悲。”

博爱,是中山先生一生的写照。他的“博爱”情怀为校园增添了厚重的底色,如今站在中山铜像前,我们的耳畔仍回响起先生的那句劝勉之言——“青年要有大志,要做大事不可做大官”。

尾声

“你是一座高高的山峰,矗立在南天。肩上的道义,笔下的风采,铸成民族的尊严。你是一条长长的大江,延伸到天边,甘甜的乳汁,芬芳的桃李,连接四海的眷恋”。

缘起中山精神,缘定中大情结。在《山高水长》旋律的反复吟唱中,庄严崇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体现了中国梦不断前行,中山大学不断前行,中山精神不断发扬。

主办:中山大学

承办: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演出团队:中山大学学生合唱团、中山大学管弦乐团、环境学院天籁之音合唱团、中山大学话剧社、中山大学学生会主持人队、中山大学广播台有声部

时间地点

9月8日 珠海校区新体育馆(16:00-17:20)

9月9日 广州东校园体育馆(16:00-17:20)

9月15日 广州南校园梁銶琚堂(16:00-17:20;19:00-20:20)

演出团队

中山大学学生合唱团简介

中山大学学生合唱团由两校区四校园的分团组成,分别为:广州南校园合唱团、广州北校园学生合唱团、广州东校园学生合唱团、珠海校区学生合唱团,总人数达400余人。

合唱团为喜爱音乐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在徐红、陈颖、周莉、郑理老师的专业指导和精心栽培下,合唱团取得不少优异的成绩:全国大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成人混声组金奖第一名,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组一等奖,第二、三、四届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阿卡贝拉大赛银奖,广东省声乐大赛一等奖等。

同时,指导老师也注重学生个人演唱能力的培养,在他们的指导下,合唱团的校园歌手们凭借着高超的演唱技巧在全国、全省的歌唱比赛中屡屡获奖,并先后出版了四张校园原创歌曲专辑《向大海》、《毕业谣》、《让梦飞翔》、《桃李芳馨》。

环境学院天籁之音合唱团简介

环境学院天籁之音合唱团由陈诗诗老师于2007年创立,至今已有十一年的历史,十一年以来从无到有。始终秉承着“五音浅斟中国梦,天籁立德树人心”的理念,在指导老师郑理的指导下,先后拿下了广东省“南粤校园党旗红”合唱比赛一等奖

第三、九、十届研究生五 · 四“星海之声”合唱节比赛一等奖

第四、五、六、七届研究生五 · 四“星海之声”合唱节比赛特等奖

86周年校庆教职工合唱、舞蹈比赛第一名

90周年校庆教职工合唱、舞蹈比赛最佳表演奖

92周年校庆教职工合唱、舞蹈比赛最佳编导奖

等奖项。在2012年、2014年分别举办了专场音乐会,并在2017年举办了具有纪念意义的天籁十年专场音乐会。

天籁还将艺术与公益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义卖以及有偿点歌的方式,筹集善款为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举办音乐会,让更多的孩子接触音乐,爱上合唱。

中山大管弦乐团简介

中山大学管弦乐团成立于2000年,由校团委直属领导,是以艺术特长生为主体、以音乐爱好者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水平艺术团。十余年的培养建设,底蕴深厚;校内外艺术资源丰厚,师资雄厚,指导专业,乐团实力与配合默契稳步提升。乐团声部组织完备,由弦乐、管乐及打击乐构成,管理科学,克服跨校区困难进行高强度排练。管弦乐团厚积薄发不负众望,艺术成就硕果累累,2010年代表中山大学参加第15届亚运会开幕式表演,曾获2011年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次年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

中山大学话剧社简介

由两校区四校园的分社组成,分别为:广州南校园话剧社、广州北校园话剧社、广州东校园话剧社、珠海校区话剧社,总人数接近200人。“嬉笑怒骂演绎人生百态,喜怒哀乐书写七彩人生”是话剧社创作、表演所追求的一个境界。

在指导老师周莉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之下,话剧社在历届大学生戏剧节中屡获佳绩:2004年《岛》获中国(广州)大学生戏剧节优秀演出奖(最高奖);2006年《镜室》获中国(广州)大学生戏剧节最佳导演奖、最佳表演奖和优秀演出奖;2007年《小明星》一剧赴北京参加“07中国大学生戏剧节”被评为"优秀剧目";2010年《窗户上的尸体》获中国(广州)大学生戏剧节银奖;2011年《白蛇》一剧获中国(广州)大学生戏剧节铜奖等等。

中山情朗诵团队简介

《中山情》朗诵团队由来自校会主持礼仪艺术团、广播台有声部的成员以及其他语言艺术爱好者共同组成,目前共有来自南校园、东校园、珠海校区的十六位同学。朗诵团队成员曾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广东省语言艺术节特等奖。四篇诗歌朗诵凝结着他们的不懈努力,也承载着他们对中山情的理解与情思。排练过程中,在艺术教育中心徐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朗诵演员们成功地在前两年的音画诗剧《中山情》上大放异彩,串联起整个剧作,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

“小小翠亨村”“做走向共和的铺路石”“让我把你爱恋”等等诗词渐渐成为了每位中山情参演人员的口头禅,每每当朗诵者走上舞台,缓缓抬起麦克风,全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们身上,静心倾听他们的诉说,今年的十六位成员将会继续用他们最震撼、最深情的声音带领我们回顾那些风云激荡的时光。

艺术顾问:丘树宏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兼职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政协主席。

已出版个人诗集8部,人文社科著作8部。2003年,凭一首抗击非典诗歌《以生命的名义》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作家协会以同名大型节目推出后而走进中国诗坛。曾获《诗刊》诗歌奖、《文艺报》征文奖、《文学报》征文奖、中国最佳诗集奖、《芒种》年度诗人奖、郭沫若诗歌奖、广东省“五个一”奖和鲁迅文学艺术奖;为大型史诗电视剧《辛亥革命》、《下南洋》等撰写主题歌。近几年来致力于长诗、史诗创作,主要作品有《30年:变革大交响》《共和国之恋》《珠海,珠海》《海上丝路》《海上丝路·香云纱》《Macau·澳门》、《珠江》、《九连山下》、《英雄珠江》、《南越王》等;主创并兼总编导的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曾在广州、中山、北京、吉隆坡等地演出,并在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全场播出;主创大型电视文艺片《英雄珠江》在中央电视台和广东广播电视台播出,影响广泛。

艺术总监:周锴

博士,湖北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合唱指挥系教师,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合唱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合唱节艺委会委员,世界青少年合唱艺术家协会委员。人文爱乐合唱团艺术总监,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顾问。

曾获第二届全国合唱指挥大赛第三名,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优秀指挥奖。曾指挥武汉大学人文爱乐合唱团获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混声室内组金奖,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锦标赛现代音乐组金牌,第十届中国合唱节暨第二届星海国际合唱节混声合唱组金奖,2011釜山国际合唱节暨大奖赛民谣组冠军、古典混声组季军。2015指挥人文爱乐少年合唱团荣获布拉迪斯拉法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童声合唱第二名,2016年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童声组A级合唱团称号,2017年获第十五届圣彼得堡“歌唱世界”合唱比赛童声组冠军、民谣组一等奖以及评委会特别奖。2012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成人混声组金奖;指挥中山大学东校园合唱团荣获2014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成人混声组冠军。

2013年以来应邀担任第八至第十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和谐之声”合唱指挥研修班授课教师;2017年应邀担任保利院线首届闽粤港澳台艺术节授课教师;2018年担任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团联合会教师培训课程授课教师;2018年四月受邀担任湖南“交响人声”第十期合唱艺术沙龙作专题讲座。

指挥、合唱编配:郑理

郑理,青年指挥,中国高校合唱委员会秘书,广东省合唱协会理事,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合唱团艺术总监。2006年考入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读,2012年获中山大学数学(信息计算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自2009年起开始研究合唱艺术,曾先后得到过廖原、陶文华、连芳贝、任宝平、周锴等指挥家的悉心指导。现师从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副主任陈琳教授学习指挥。

2010年以来,带领合唱团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成人混声组金奖、成人男生组铜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等奖项,指导个人(组合)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流行爵士组银奖、全国阿卡贝拉大赛亚军、广东省大学生声乐比赛一等奖等奖项。2014年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15年,在星海音乐厅成功举办“平凡之路”青年梦想音乐会。

声乐、形象指导:徐红

徐红,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高级礼仪师,第16届亚运会火炬手,中山大学首届“教书育人”标兵。中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合唱协会会员,广东省九三学社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担任广州南校园合唱团、原创音乐社、礼仪队、“维纳斯”歌手大赛艺术总监。制作出版了中大三张校园原创歌曲专辑:《毕业谣》《让梦飞翔》《桃李芳馨》。担任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演唱会、中大毕业季快闪、草地音乐会总导演。曾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奖、广东省校园文化建设杰出贡献奖。成功举办多场声乐教学专场音乐会,发表学术论文数篇。指导的艺术团和编导的艺术作品曾多次亮相央视舞台,并在全国、全省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培养了众多校园艺术人才。

声乐指导:陈颖

音乐硕士,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教授,中山大学广州北校园学生合唱团常任指挥。

曾荣获广东省高校艺术文化活动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等;多年被广东省音乐家协会评为优秀园丁;多次带领艺术团、合唱团参加全国、全省、市的艺术赛事获得可喜成绩;成功举办多场专场音乐会;多篇学术论文获奖并发表。

声乐、话剧指导:周莉

管理学硕士,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会员,广东省合唱协会理事,广州歌剧学会会员。现任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合唱团常任指挥,中山大学话剧社指导老师。

指导中大学生合唱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一等奖;指导学生在全国、省、市声乐比赛中屡获佳绩。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中国首届大学生“校园好声音”中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从2003年至今,坚持每年举办合唱团专场音乐会,让这些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培养了艺术情怀。

乐团指导:蒋琴

中山大学交响乐团艺术总监、指挥。中国管乐协会理事,中国大提琴协会会员。

蒋琴老师于2000年创建中山大学交响乐团,曾举办专场音乐会50余场。她多年从事音乐理论研究与教学,开设包括音乐创作、音乐理论和音乐欣赏等专业课程,并公开发表了《论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音乐剧》、《音乐剧<猫>的社会效应》等文章。曾策划“中山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艺术活动40余项,担任广东省首届大学生艺术节开幕式导演、广东省亚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单项节目导演等,曾获2014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广东省一等奖、优秀指挥奖,2012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甲组二等奖,2010年全国管乐比赛最佳指挥奖等奖项。

话剧指导:姜迪武

国家二级演员,广州知名戏剧培训专家

现担任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培训部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聘副教授。

从艺25年,先后毕业于湖南省艺术学校和深圳大学表演系,曾师从法国著名戏剧大师PhilippeGaulier、日本戏剧大师铃木忠志、香港“戏王之王”詹瑞文。

近年导演作品:

中山大学舞台剧《青春无悔》2017年获广东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戏剧组第一名;

情景剧《翰林门风-公正》2016年获广东省儿童戏剧展演金奖;

情景剧《佛山寻宝》2016年获“走进佛山”戏剧展演一等奖;

广州市文广新局《老宅》2016年获广州好家风故事大赛一等奖等。

近年导演、策划的大型活动:

2018广州乞巧文化节开幕式(总导演);

2018广府庙会首届青年喜剧节(总导演);

2017广州地税首届税收文化青年微型戏剧展演(制作人)等。

戏剧创作:田甜

戏剧制作人、编剧、广州戏剧家协会会员。

近年创作的戏剧作品:

中山大学诗朗诵《千年之约》2018年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中山大学舞台剧《青春无悔》2017年获广东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情景剧《护花使者》《十里香雪》2017 年获第二届羊城美育节广州市中小学生语言艺术比赛决赛一等奖;

情景剧《翰林门风-公正》2016年获广东省儿童戏剧展演金奖;

音乐剧《爱在心间》2016年广州市小学音乐剧比赛一等奖等。

近年参与策划的活动:

2018广州乞巧文化节开幕式(总撰稿);

2018广府庙会首届青年喜剧节(总策划);

2017广州地税首届税收文化青年微型戏剧展演(总策划)等。

视觉导演:王伦

中山大学校友、现任广东电视台导演、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艺术导师、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广东省青年文艺家协会委员、广东省粤港澳发展促进会常务理事。

多年来,王伦导演国家级、省级晚会、影视片数百项,担任音乐类、校园类总导演作品有:广东电视台《麦王争霸——全球粤语歌唱大汇》、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校友音乐作品及校友歌曲演唱会》、《中山大学毕业季快闪》、《2015全国歌手争霸赛》、2015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纪念建党90周年“永远跟党走”全国(广东)青少年青春歌会、广东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等。

舞美设计:姚友毅

中山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副教授

大韩民国行政自制部所属公共设计地区应援财团特聘教授

广东省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广州市青年设计师协会 顾问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第八、第九届青年联合会委员、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获“广州青年良师益友”称号

获韩国“国际生态设计创意大赛成就奖”

设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北京国庆庆典广东省彩车“领潮争先”,获“先进工作者”、“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及“奋进奖章”

设计2010上海世博会“广东馆”、2010广州亚运会“志愿彩赛会版”、中山大学校徽

作品人选2015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多件作品获国内外大奖。

执行导演:梁嘉琦

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曾任中山大学(东校区)话剧社社长。曾参加各类舞台艺术课程,老师包括:法国戏剧大师PhilippeGaulier、香港“戏王之王”詹瑞文、深圳大学鬼才导演吴熙、香港神戏剧场行政总监张珮华等。曾演出《吃鱼》《晚安妈妈》等,及担任多个活动及戏剧作品的执行导演、舞台监督、音乐设计、视频设计。

近年参与的戏剧作品/活动:

2018广州乞巧文化节开幕式(副导演、音效及视频设计);

2018广府庙会首届青年喜剧节(执行总监);

2017广州地税首届税收文化青年微型戏剧展演(导演)等。

演员表·话剧演员

第一篇章 中山少年戏剧片段A

《天下为公》

教书先生 何子誉饰

少年中山 刘峻豪饰

学生A组 李长朔饰

学生B组 常高黎饰

学生C组 朱政旭、陈瑞鑫、王家傲饰

第二篇章 中山理想戏剧片段B

《振兴中华》

孙中山 叶璟威饰

陆皓东 李长朔饰

进步青年甲 王钟弘饰

进步女青年(乙) 朱雅洁饰

进步青年丙 何子誉饰

进步青年丁 刘世怀饰

戏剧片段C

《革命尚未成功》

孙中山 叶璟威饰

甲 何子誉饰

乙 孙继清饰

丙 李长朔饰

丁 陈瑞鑫饰

连接部·戏剧片段

《革命尚未成功,什么可以救中国》

孙中山 叶璟威饰

张继 王钟弘饰

廖仲恺 李长朔饰

侍卫 朱政旭、陈瑞鑫饰

国民党其他骨干 王家傲、刘世怀、孙继清饰

第三篇章 中山首创戏剧片段D

《深厚期望》

孙中山 叶璟威饰

宋庆龄 唐俪宁/徐佰瞳饰

侍卫 陈瑞鑫饰

第四篇章 中山情戏剧片段E

《寻找中山》

奶奶 朱江源饰

孙子 刘峻豪/常高黎饰

领唱歌手

1.《山高水长》陈修懿,任悦妍,梁泳嘉

2.《翠亨村》孙伊雯,温戈

3.《敢为天下先》 雷纳德,张清扬,许延泽

4.《等待》 柳醒龙,雷纳德

5.《天耀中华》

男:段其志,张震宇,杨方仁,林晨舸,黄超傑,沙远哲

女:任悦妍,王一同,陈可欣

5.《我们的孙中山》 孙伊雯,刘宝宜,任婷

6.《中山魂》

女高:王子滢,李悦嘉,彭小斐,李睿奇

女中:万雅婷,皇甫思逸,梁量子

男高:雷纳德,张清扬,许延泽

男低:王天仪,黄逸彤,柳醒龙

诗朗诵

王之琛 聂宇憧 魏铭 蔡如以 李晓萌 张书雨

邹至雨 张钧昭 黄天华 张逸菲 周婧琳

李润怡 陈思洋 李晓林 黄韵琪 张潇梵

中山大学管弦乐团

第一小提琴:程钟恒、梁睿昕、王欣悦、王靖斐、邱白芷、向羽舟、严琬婷、冯睿智、符强、瞿帮国

第二小提琴:龙俊翔、黄孜睿、曹舒淇、陈辛阳、钱罡轸、周灿、肖楠、李泳儀、陈硕、黎欣睿、张斯珣

中提琴:王欣怡、周芷西、贾镇滔

大提琴:于辛源、邝明森、叶泓江

低音提琴:潘昱璇、蔡汉齐、曹乾旸、薛婧妍

长笛:陆宗羲、邵馨仪、江越、陈博文、刘缤忆

双簧管:钟镇伍、于浥尘、迟可昕

单簧管:吕柏、梁诗琪、陈洁薇、黄程婧、梁皓华、李毕扬

大管:罗可儿、孟维

萨克斯:毛子豪、黄翱、龙灏翔、刘家琪、刘镇涛、陈栩洋

小号:赖嘉健、王致远

圆号:郭智峰

长号:麦子浚、范悦、王加翊、马浩森、萧子熙

大号:黄靖安

打击乐:薛璟明、谭小慧、贾逊、张一杰、陈雪莹、仕润昊

中山大学学生合唱团

女高:施依含何锦环刘彧 马天一李雨薇谭泳茵马小雯 原诗语张毓庭梁诗咏李悦嘉 梁量子陈思洋吴林晓黄子瑄 任婷陈家琪朱哲蓉梁泳嘉 许涵刘玲陈修懿潘颖曾宇芊刘畅韦佳其李卓霏 黎凯航

女低:戴昕睿蔡如以邱羽佳 杨春雨吴凡朱婷婷冼雨桥 陈泓瑶刘悦韵皇甫思逸黄雨欣刘琼雯林小婷黄晨昱温萍梅 李雨晴付雪画曾心仪郭怡 晴邱玥廖泳楠叶沛仪

男高:吴家豪陈谦唐玄昭 徐家梁黄润键张融西彭枭 朱振泽黄翔胡慕予张清杨 陈子晗潘俊懿陈愉文刘润涛 林树青陈锐陈肯张震宇 张佳豪陆孟荣刘耀文段其志

男低:陈卓欣刘运汇何杰明 于佩杰廖思捷余雨曈郭一均 莫启星夏立嘉陈俊希罗琦盛 陈厚余熊壮邱奕卓刘柯翔 黄逸彤许滨楠吴启维梁颖鹏 李书宇林泽禧奚富威闵钟 宇梁淦陈衍序吕煜森朱冠霖

钢琴伴奏:奉玮杰郑学敬

天籁之音合唱团

女高:钟妮君吴思颖李古月 索朗央金

女低:白羽洁嵇何

男低:卢麒宇任卓越

男高:郑智铿梁晋甄伟前

总顾问:陈春声 罗俊 孙冬柏 国亚萍 余敏斌 马骏 黎孟枫 李善民 朱熹平 肖海鹏 杨清华 王雪华 宋珊萍 祁少海 邰忠智 刘济科

学术顾问:刘志伟 赵立彬 谢湜 谷小水 张文苑

艺术顾问:丘树宏

总导演:周锴

导演组:姜迪武 梁嘉琦 徐红 陈颖 周莉 郑理 蒋琴

编剧:周锴 田甜

艺术总监:周锴

指挥:郑理

朗诵指导:徐红

配器改编:罗中允 朱正一 贺思阳

诗词创作:田甜 章梦瑶 余煜珣 陈伊纯

舞美设计:姚友毅

视觉导演:王伦

出品、策划、统筹:王猛 关键 马明辉 颜晓辉 肖楠 吴曼瑜 何金鹏 魏鹏娟 康遍霞

执行团队:中山大学广播台 中山大学学生会

舞美音响、灯光制作:广州春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视频制作:广州第一棒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审核: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