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 青年志 中大人】关于开展中山大学第三届青年研究大赛的通知
各校区团工委、各二级单位团委(团总支)、各学生团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作为“双一流”高校,中山大学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高校立身之本,关注青年学子的全面发展,并凝练出“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十二字人才培养目标。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青年搭建舞台、助力青年实现中国梦的要求,中山大学将不断培养大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广大学生投身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当中。因此,为更好地了解中大青年学子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青年研究中心决定开展2017-2018学年度第三届中山大学青年研究大赛。
一、活动主题
中国梦 青年志 中大人
二、活动形式
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田野调查、亲临实践等方式开展调研,充分分析材料,撰写15000字左右的社会调查报告。
报告要有突出的研究性和学术性,发现有抄袭行为的取消评选资格,引文参考文献等需按照《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规范标注清楚。
三、选题范围
题目由参赛团队从下列选题范围中选定:
(一)网络时代与青年个体
这一部分选题聚焦于微观个体研究,研究重点为网络对于青年人个体及教育、发展状况的影响。大学生是中国网络使用主力群体,自然受到了网络的多方影响,选题从信息传播的角度重点探究新媒体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信息获取方式和自身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表现、如何利用网络作为媒介参与到社会、政治议题中。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引导青年个体在信息时代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 大学生网络素养探究
- 新媒体下我国青年网络主流文化实践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 “互联网+”时代青年政治参与模式及路径研究
- 网络课程在大学生知识获取过程中的运用与问题分析
(二)德才兼备与青年组织
这一部分选题以青年组织为研究对象探究青年人自身特质和青年组织的关系。随着青年人越来越积极投身于各类青年组织,关于青年组织的学术研究的空缺需要被填补。这一部分选题主要探究青年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组织的特点、运作方式、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能帮助青年人更好的组建、参与和受惠于青年组织。
- 共青团“第二课堂”实践与成果探究
- “青马班”对青年大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
- 群团改革背景下团学联系学生的途径研究
- “新时代”下“两会”(学生会、研究生会)的改革与创新探究
(三)领袖气质与校园文化
这一部分选题聚焦校园环境,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对青年教育和文化的影响,涵盖国家教育政策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实践的影响、高校师生关系在呈现的新趋势、学生阶层呈现的新特点等主题。这些研究将促进青年学生更好地在校园中学习和发展。
- 大学生视阈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
- 大学生继续深造意愿与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山大学本硕为例
- 大学生跑步热反应的青年文化与青年需求探究
- 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探究
(四)家国情怀与社会参与
这一部分选题从宏观层面出发,或从一般层面或从特殊群体层面对青年群体的思想和社会实践状况进行研究。青年是具有较高的可塑性与较强的发展性的一个群体,有着学习快、思维开阔、实践热情高的特点,而这也正是其社会参与的优势所在。这一部分的研究涉及大学生群体一般以及其中的某些群体,这部分的探讨将有助于青年更好地融入社会之中。
- 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梦”的理解与践行探究
- 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探究
-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分析
- 农村大学生高等教育状况与社会竞争力研究
- 创新创业政策支持对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的影响探究
- 港澳生民族认同感调查与分析——以中山大学为例
调研对象必须以中山大学青年为主,鼓励通过调研其他学校形成对比研究。个案访谈须有一定深度,问卷调查应注重抽样的科学性,不鼓励使用网络问卷(除非研究特定问题)。
青年研究中心同时将选择若干重大课题组成项目组,参与到比赛中。鼓励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来开展;鼓励结合调研结果发表论文。
四、参与对象
中山大学全体在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
五、活动流程
青年研究中心将根据比赛进程,定期举办各类培训会,具体主题、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请关注中山大学团委网站、中山大学团委微信。
(一) 2017年11月25日前:参赛咨询与报名
有意参赛人员加入QQ群369441746进行咨询;
确定参赛后选择有兴趣的题目(题目详细介绍见附件),填报《中山大学青年调查报告大赛立项申请书》(以下简称《立项申请书》), 并把电子版于在11月25日24:00前以“队长姓名-联系方式-所在校区(校园)”的主题发至sysuyouthstudy@126.com,邮箱已设置自动回复。
(二) 2017年12月3日前:调研培训。
确定立项项目、公布获资助团队名单,并对入选的团队进行培训。具体事项另行通知。
(三) 2017年12月10日前:责任书填写
各队伍填写《中山大学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由校团委统一办理保险手续。
(四) 寒假:初步调研开展。
(五) 2018年3月24日:中期考核会。
调研团队形成初步报告,报告研究进展及初步结论。具体情况另行通知,请关注中山大学团委网站、中山大学团委微信。
(六) 2018年4月下旬:专家评审
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社会调查报告进行网络评审,按评审成绩排序遴选出最优秀的15支队伍进行公开答辩,另会把评委的评审意见返回到相应参赛团队中。
(九) 2018年5月中旬:公开答辩
(十) 2018年6月3日前:最终成果提交
获奖队伍根据评审专家意见修改调查报告并重新提交,而后结集出版。
六、资助办法
拟立项资助30支团队,其中重点团队每支资助2000元,一般团队每支资助1000元。资助金额在提交社会调查报告、审核合格后统一拨付,不提交社会调查报告或出现态度不认真、抄袭等情况的,将取消资助资格。
立项资助队伍可根据报名队伍数量进行调整。
七、奖励办法
(一)获奖团队
比赛评出:
特等奖1队:10000元+校级证书
一等奖2队:5000元+校级证书
二等奖4队:3000元+校级证书
三等奖8队:1000元+校级证书
其他为优胜奖(校级奖励)
(二)优秀指导教师
比赛评出优秀指导教师1名,奖励特等奖获奖团队的指导教师。
八、承办单位
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青年研究中心
联系人:查懿珊 18819188414
附件:中山大学青年研究大赛立项申请书
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会
2017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