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团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幸福广东·青春情暖”广东共青团2013年春节困难青少年关爱行动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团委、青联、学联、少工委,各高等学校团委,省直有关单位团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让全省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困难青少年群体度过一个更幸福、更温暖的春节,团省委、省青联、省学联、省少工委决定于2013年春节来临之际在全省各地统一开展“幸福广东·青春情暖”广东共青团2013年春节困难青少年关爱行动,重点做好外来务工青年、留校大学生、农村留守青少年、生活困难家庭青少年等群体的慰问帮扶工作,让广大青少年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得到社会各界切实有效的关爱和帮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幸福广东·青春情暖
二、活动时间
2013年1月至2月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外来务工青年关爱行动
针对返乡外来务工青年,要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提供群体购票途径,在火车站、汽车站、加油站等场所开展帮助青年返乡志愿服务活动。联合全国各地驻粤团组织针对留粤外来务工青年,在其聚集厂区、社区开展新年联谊活动和节日慰问活动。
(二)开展留校大学生关爱行动
开展“百场见习实习企业与留校大学生面对面”活动,邀请见习、实习基地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为留校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和勤工俭学机会。通过举办留校学生迎新春团拜会、聚餐会、文艺表演,赠送亲情电话卡等,慰问留校大学生。
(三)开展农村青少年关爱行动
开展 “情暖新农村·魅力‘大团委’”送文化系列活动,召集乡镇直属团组织开展一次大型的“送文化”服务活动,全面活跃乡镇直属团组织。
(四)开展各类青少年关爱行动
针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等群体,在希望小学、幸福厨房、希望家园等阵地开展慰问活动。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城市少年儿童群体,通过青少年宫、少年儿童文化场所、关爱行动阵地等,开展一次以上的“朝阳行动”和“福彩共青团体验营”活动。针对未成年服刑人员,通过“甘露行动”大学生爱心帮教志愿服务活动集中开展慰问活动。
(五)开展关爱生活困难青少年新媒体主题行动
通过微博、微信、手机等新媒体,了解各类群体诉求、对接活动资源、宣传活动成果,形成青少年可参与、可互动的新媒体立体平台,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为更多需要帮助的青少年服务。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整体推进。“青春情暖”活动是广东共青团关爱广大青少年群体的长期品牌活动,也是2013年的首项重点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在春节前后一段时期内,根据各战线统一部署、整体推进,营造全省、全社会关注、关心、关爱困难青少年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整合资源,广泛发动。各地要积极整合社会各类资源,特别是争取交通、通讯、文化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统筹各级青联、学联、少工委、青企协、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属组织资源,为开展活动提供保障。要广泛发动,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作用,特别是调动各地驻粤团工委、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乡镇大团委等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三)加强宣传,突显特色。在发挥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注重借助微博、微信、手机等新媒体在青少年群体中传播广、互动性强的特点开展宣传。通过新媒体了解各类群体诉求、对接活动资源、宣传活动成果,形成青少年群体可参与、可互动,团组织之间可交流、可学习的新媒体立体平台。
行动期间,请各地、各单位要收集本地区、本单位活动开展情况、宣传报道、社会反响等材料,采写活动情况简报,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报团省委。原则上要求各地级以上市团委和省属高校活动启动后每周报送一次活动情况及相关数据,2月28日前报送《统计表》(附件2)。
附:1、“幸福广东·青春情暖”广东共青团2013年春节困难青少年关爱行动方案
2、 行动统计表
联系人:黄庚涛
联系方式:020-87185618
邮箱:tswxcb@126.com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广东省青年联合会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少先队广东省工作委员会
2013年1月14日
附件1:
“幸福广东·青春情暖”广东共青团2013 年春节困难青少年关爱行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幸福广东·青春情暖
二、活动时间
2013年1月至2月
三、活动内容
行动一:外来务工青年关爱行动
1、青春情暖驿站。联合中石化广东分公司在全省国道、省道的中石化加油站建设“青春情暖”驿站,各地团组织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中石化免费提供手机充电、应急电话、应急医疗、热水及姜糖水供应、休息区、摩托车维修、车辆加水等服务,为外来务工青年返乡保驾护航。
2、“情暖回家路”春运志愿服务行动。依托火车站、客运站场、航运码头等交通枢纽候车室及站前广场,广泛开展以旅客服务和应急突击为主要内容的春运志愿服务。行动期间,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至少组建一支春运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活动。
3、“送件幸福能量包”活动。全省各级团组织、青联组织共同筹措10000个幸福能量包,赠送给基层一线青年务工人员或生活困难青少年家庭。针对赠送对象,礼包分别装有御寒衣物、书籍、电话卡、春联、食品等礼物。
4、“乡音嘹亮”外来务工青年新春联谊会。发挥各省(市、区)驻粤团工委力量,依托团工委成员专业特长,组成各地驻粤团工委青年艺术团,在春节期间与留粤外来务工青年共同举办新年联谊会。
行动二:留校大学生关爱行动
1、“百场见习实习企业与留校大学生面对面”活动。依托现有见习实习基地或进一步拓展大学生见习实习基地,邀请企业负责人走进校园,与留校大学生开展需求对接的面对面活动。一方面为留校大学生提供见习实习和勤工俭学机会;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储备合适人才。春节期间,各高校团委至少组织开展一场见习实习企业与留校学生面对面活动。
2、关爱慰问留校大学生活动。各高校团委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慰问活动。以团圆饭、茶话会、交流会、文体活动等各种送温暖形式关爱慰问留校大学生。团省委、省学联将于2月初,在广州举办一次集中的送温暖慰问活动。
行动三:农村青少年关爱行动
“情暖新农村·魅力‘大团委’”送文化系列活动。各团县委以“情暖新农村·魅力‘大团委’”为主题,召集乡镇直属团组织开展一次大型的“送文化”服务活动,全面活跃乡镇直属团组织。文艺类直属团组织与当地文化部门对接,合力举办一台文艺汇演;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类团组织开办年货、农产品“一条街”展销推介活动;各类兴趣小组团组织以广场文化活动方式或表演赛形式开展交流互动活动;体育类团组织在农村青年中广泛开展各类体育竞赛,重点举办一场篮球比赛;农业、卫生、司法、金融等驻乡单位团组织要深入农村,为村民举办一场贴近农村生产生活的知识宣讲或咨询活动。以上活动可参与团省委举办的第六届“广东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项目评选。
行动四:各类少年儿童关爱行动
1、“爱心汇聚小鸟巢”留守少年儿童关爱系列活动。各地级以上市少工委要选取1-2个省级“希望家园”示范点作为地市活动会场,开展一次以留守少年儿童为主,面向全校少先队员的“青春情暖·爱心汇聚小鸟巢”2013年少先队新春游园会活动。各县(市、区)少工委要同步组织城镇中小学校与“希望家园”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活动。各地开展活动的经费将在2012年广东红领巾基金申报项目中给予支持。
2、“福彩共青团文化体验营”城市困难家庭子女关爱活动。各地须举办一场以上福彩共青团育苗班文化体验营,通过参观文化场所、欣赏文艺演出、开展文化交流、才艺展演暨春节慰问活动,展示学员才艺技能、让学员接受艺术熏陶、增强学员科学文化知识,使学员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快乐朝阳”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志愿服务活动。
依托社区(街道)志愿服务站和关爱行动阵地,广泛开展以“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以上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各结对志愿者组织至少开展一次以上的朝阳行动;统一行动日当天,全省各级团组织、志愿者组织要带领项目专员和志愿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次以上的“七彩课堂”活动,依托共青团微博群和志愿者微博群,深入挖掘和宣传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营造良好的氛围。
4、“甘露行动”慰问帮教未成年服刑人员活动。邀请当地高校团委和志愿者组织在未成年犯管教所面向未成年服刑人员集中开展慰问活动。一是召开座谈会,总结一年来的“甘露行动”大学生爱心帮教志愿服务活动;二是观看未成年服刑人员展示学习帮教成果,向其赠送学习生活用品等慰问物资;三是深入社区关爱不良行为青少年。
行动五:“微公益”爱心传递行动
1、“一起吃顿团年饭”活动。省青联20个小组的广州地区委员,以小组为单位,或主动联系依托社区、工业园区等基层团组织,或结合日常工作、生活接触联系群体的实际,组织和邀请100名基层一线青年务工人员(如产业工人、清洁工人、保安从业人员、搬运工)、孤儿、残障青少年等吃一顿团年饭。现场举办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并向外来务工人员赠送“爱心小礼包”。各地的省青联委员在本地开展此项活动。省青联组织在粤全国青联委员集中开展此项活动。各地青联组织本级青联委员开展此项活动不少于一次。
2、“拍张过年全家福”活动。由省青摄协牵头,组织青年摄影服务队深入社区、农村或在群众聚集地设点,为生活困难家庭拍一张全家福。活动后将冲印好的全家福赠送生活困难家庭。各地团组织发动当地青年摄影爱好者开展此项活动。
3、“爱心传递”网络活动。通过广东共青团系统微博群、微信群征集寻找身边需关爱事例,主动向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爱心组织和人士寻求支持。期间,通过微博、微信,实时更新事态进展,通过深度报道、广泛宣传,树立“青春情暖”品牌,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为更多需要帮助的青少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