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共青团广州市委系统招录后备人才公告
为了加强团市委系统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优化团市委系统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广州共青团事业的科学发展,经研究决定,面向部分重点高校招录后备人才。
一、招录范围
重点面向全国211工程院校招录应届毕业生约20名。
二、招录专业范围
汉语言文学、社会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新闻宣传、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
三、招录条件
(一)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
(二)拥护党的领导,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服从组织安排;
(三)组织协调能力、活动策划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文字功底扎实。学习成绩优良,基础知识扎实;
(四)具有较强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协调能力;
(五)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优先考虑;
(六)学校(学院)团委或学生会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并获院(系)级以上“优秀团干部”或“优秀学生干部”的优先考虑;
(七)具有社工或志愿服务经验的优秀录用。
四、招录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材料提交时间:11月30日(星期五)18:00前。
2、报名方式:采用电子邮件或交送纸质材料两种方式进行报名。电子邮箱:tswzzb121@126.com;报名纸质材料交送:广州市人民北路875号513室团市委组织部。
3、报名材料:
(1)《团广州市委系统后备人才招录报名表》(2寸免冠近照1张,贴在报名表上)。
(2)《学习成绩单》和各类证书(包括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及相关必要资格证书;政治面貌、学生干部证明)的复印件(扫描件)。
(3)相关证明材料(荣誉证书、奖学金证书、发表论文、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等)。
(4)本人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二)资格审查、面试、体检。报名结束后,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以短信、电话的形式通知进入面试、体检等环节的人员。
(三)确定人选,签订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
五、招录人员管理和待遇
招录人员安排在团市委系统工作,纳入团市委系统后备人才管理,进行跟踪培养,加速发展成长。合同期内,团市委系统后备人才的年收入在4.5—5万元左右,严格照国家和广州市有关规定标准缴纳五险一金。
(联系人:曾老师;联系方式:81363522,81363538)
附件:团广州市委系统后备人才招录报名表
附件:
团广州市委系统后备人才招录报名表
姓 名 |
|
性 别 |
|
出生年月 |
|
照 片 |
|||
民 族 |
|
籍 贯 |
|
出生地 |
|
||||
政治面貌 |
|
入 党 时 间 |
|
健康状况 |
|
||||
身份证号 码 |
|
||||||||
毕业院校 系及专业 |
|
学 历 学 位 |
|
||||||
有何专长 |
|
毕业时间 |
(预计) |
||||||
通信地址 |
|
邮政编码 |
|
||||||
联系电话 |
|
电子信箱 |
|
||||||
主要 学习 及 社会 实践 经历 |
(从高中开始) |
||||||||
奖 惩 情 况 |
|
||||||||
在校 期间 担任 何职 务 |
|
||||||||
家庭 成员 及 主要 社会 关系 |
称 谓 |
姓 名 |
年 龄 |
政治面 貌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
|
|
|
|
|
|||||
|
|
|
|
|
|||||
|
|
|
|
|
|||||
审 核 意 见 |
审核人: 日期: 年 月 日 |
||||||||
注:审核意见由招录单位填写,报名时报考人员无需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