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校区共成长”之“粤电杯”中山大学 太阳能人行天桥设计创意大赛
一、活动目的
随着能源需求的与日俱增与传统资源的日益衰竭,开发绿色能源将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普及太阳能光伏知识,传播绿色节能环保理念,也为了发挥同学们的专业特长和无限创意,提高同学们的科研创新能力,中山大学联合广东粤电集团太阳能公司,将开展主题为“给绿色生活插上创想的翅膀”的“中山大学‘粤电杯’太阳能人行天桥设计创意大赛”。我们将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创新实践的平台,一方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锻炼同学们的知识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太阳能产品更多的应用到生活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活动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协办单位: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太阳能分公司
承办单位:中山大学团委、中山大学东校区分工会、中山大学学生会
三、活动对象及参赛办法
(一)活动对象:中山大学在校师生,无专业限制,个人与团队(团队在6人之内)参赛均可。
(二)报名时间及方法:即日起至
四、竞赛内容
(一)作品内容
中山大学东校区(大学城校区)内八座太阳能人行天桥结构设计创意。本次竞赛着重突出太阳能发电及建筑一体化设计,在已有的桥面上设计天桥结构部分和顶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排布。桥面结构类型、体量均可自选,顶棚面积需满足或大于设计要求。主要突出天桥主体结构、连接部分和太阳能电池组件一体化结合整体设计的效果和个性化的创意风格。具体位置规划、容量要求和设计说明参见附件。
附件1:中山大学太阳能人行天桥平面规划图;
附件2:太阳能人行天桥1#-5#设计说明;
附件3:太阳能人行天桥6#-8#设计说明。
(二)作品要求
1.要结合“给绿色生活插上创想的翅膀”的理念,在设计方面以给定的项目规划和技术要求为主线,可侧重天桥整体结构及技术设计,应达到方案设计深度。在技术应用方面应有相关的技术图纸,作品图面、文字表达清楚,数据准确。作品的设计需体现中山大学的文化元素。
2.作品内容包括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
① 简要方案设计说明(限500字以内),包括方案构思、太阳能组件排布与设计创新、创意理念及相关说明,打印在A4纸上。作者姓名、专业、班级、联系电话等信息单独附在说明的最后一页;
② 效果表现图2-3个,技术分析图,重点部位、局部详图及节点大样比例自定,以及相关的技术图表等;
③ 参赛者须将作品文件编排在
3. 参赛者通过电子邮件或光盘将作品上交,入围作品将由专业人员统一编辑板眉、出图、制作展版。征稿时间为
(三)参赛要求及注意事项
1.参赛者无专业限制,可组成竞赛团队参加本次竞赛;
2.参赛者同意主办方具有其所参赛作品的独立使用权、公开刊登、出版、展览、应用及优化其作品;
3.被编入获奖作品集的参赛者应按照组委会的出版要求对作品进行相应调整。
4.对获奖的参赛者组委会将予以表彰和奖励。
5.主办方组委会对竞赛活动具有最终的解释权。
五、大赛评审及奖励办法
(一)评比办法
校内外相关工作人员、知名教授、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本次活动的组委会和评委会。
2010年2月18日 至2月22日 |
组委会审查参赛资格,并确定入围作品 |
2010年2月24日 至3月1日 |
评委会评选出15强作品后,通知入围参赛者进入决赛 |
2010年3月5日周六下午 |
进入决赛的选手将在现场展示大会上进行五分钟的现场展示,形式自定,评委会将根据综合情况作出最后评定,得出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项。 |
(二)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由中山大学及相关专业的专家等组成。
(三)评比标准
1.参赛作品须符合本竞赛“作品要求”的内容;
2.鼓励创新,作品应体现原创性;
3.设计作品应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和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建筑
结构与太阳能利用技术具有适配性;
4.作品中应充分体现太阳能利用技术和具有可实施性;
5.作品应在经济可行、技术可靠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6.评比指标解释:作品评分采用100分制。
(四)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大赛奖项 |
奖 励 |
名额 |
一等奖 |
奖金10000元+奖杯+证书 |
1名 |
二等奖 |
奖金5000元+奖杯+证书 |
2名 |
三等奖 |
奖金 1000元+奖杯+证书 |
3名 |
优秀奖 |
纪念品+证书 |
若干 |
六、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人: 李春荣(校团委)、史海新(东校区)
电 话: 39332801,39332005
E-mail : shihaix@mail.sysu.edu.cn
组委会办公室:校团委办公室
“我与校区共成长”之中山大学“粤电杯”
太阳能人行天桥设计创意大赛组委会
二Ο一一年一月七日
报名表(包含设计附件)